大学中国政治制度史填空简答4页

大学中国政治制度史填空简答4页

ID:9029895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5

大学中国政治制度史填空简答4页_第1页
大学中国政治制度史填空简答4页_第2页
大学中国政治制度史填空简答4页_第3页
大学中国政治制度史填空简答4页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学中国政治制度史填空简答4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填空简答中国封建社会地方建制的基本结构是(郡县)制度。 1、秦以后的地方基本建制为 郡县制 。但西汉因分封形成了 郡国并行制 3、汉代(汉景帝)时采纳晁错的建议,实行"削藩"。 4、(汉武帝)时,采纳主父偃的建议,继续推行削弱王国势力的"推恩法",王国土地日以缩小。 5、汉武帝以后,在今新疆和中亚一些地区设(西域都护)为西域最高行政长官。 6、东汉末年,在镇压黄中起义过程中,改刺史为(牧),州牧典兵成为制度。 7、唐代京城附近所在县称(畿县)。 8、(路)是宋代最高地方行政机构。 9、元地方最高行政组织是(省)。 10、明代最高地方行政机构是

2、(省)。11、明代宦官的组织系统是 二十四衙门  ,而 掌印太监 和秉笔太监是整个宦官集团的首脑。12、西汉自武帝时起,开始出现“内朝官”与“外朝官”之分;前者最重要的是 尚书 ,而后者则以 宰相 为首。 13、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权不断转移,东汉政归 尚书 ,魏晋政归中书省,南北朝政归 门下 14、中国古代的正途选任制度,西周是“ 世卿世禄”,战国是“ 客卿制度 ”。 15、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分 常举 和 制举 。16、监察机构取得独立地位是从 隋唐 开始,其机构为 御史台 。 17、明朝设臵的监察专项事务的 巡抚  、 总督 后逐渐转变成为

3、地方军政长官18、明朝皇帝以下最高的司法行政机关有 刑部 ,它和 大理寺  、都察院合称“三法司”。19、一般认为(隋炀帝)设置进士科这标志着科举制的形成。 20、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彻底合流,凡"科举者必由学校"是在(明代)21、秦和西汉的中央监察机构可以说是(御史大夫寺) 22、完全意义上的相对独立的监察机构正式形成于(隋唐时期) 23、掌有"正朝廷纲纪,举百司紊失",有"临制百司,纠绳不法"之重权的是( A、侍御史  B、殿中侍御史 C、监察御史 ) 24、宋代监察制度是一种(台谏  )制度。 25、元朝御史大夫一职由(蒙古贵族)担任。 2

4、6、有"代天子巡狩"之称,府州县长吏均须以臣礼谒之的是(巡按御史)。 27、宋代谏官与前代不同,谏官本是谏皇帝的,至宋变成谏臣僚了,宋代谏院直属(皇帝)。 28、(汉武帝)时,分全国为十三州(部),作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一人。 29、东汉始把当时的中央监察机构称为( "兰台") 30、把唐宋时期的台、殿、察三院和并总为一台的是在(元朝)。31、明代主要监察机构是(都察院)32、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构,三国、两晋、南朝、北魏均称廷尉(三国初曾称大理),北齐改称(大理寺)。33、汉武帝时开始重用(尚书)为中朝官以牵制外朝。 34、隋唐时期,正式确立

5、和发展了三省(六)部制。 35、宋代在中枢机构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之外的最重要的机构是主管全国财政的(三司)。 36、所谓"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的制度指的是(北南面官制)。 37、明洪武十三年废除宰相制度以后,(六部)成为直属皇帝的全国最高法定政务机构。38、秦朝统一后,以(三公九卿)为中央行政系统的主体。39、古代中央行政体制从组织机构与相应的官制配置来看,其中枢系统以(宰相)为核心。 40、文武分职的专职官僚体制取代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是在(战国)。 41、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围绕维护皇权而建立的职官体系中,中央官制以(三公九卿)为主干

6、。 42、(汉武帝)时,丞相的权力开始削弱。 43、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44、唐代自开元以后,成为中央最高权力机构,并有专印的是(中书省)。 45、宋代(参知政事)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 46、隋代中央监察机构中负责监察中央官员的是(御史台)。 47、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48、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尚书省)。49、分封制则是依据(宗法制)原则实行的中国奴隶制下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表现。 50、(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国奴隶社会的基本社会制

7、度和政治制度。 51、"兄长去世后由弟按年序依次继承王位,同辈之弟无或去世则由长兄之子继位。"这一王位继承制度被称之为(兄终弟及)。 52、"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是哪一种王位继承制的基本原则。(嫡长子继承制) 53、西周中央政府三公以下最主要的政务官是三司,即司徒、司马和(司空)。 54、正式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的朝代是(西周)。1、简述宋代知府、知州与通判的工作对应关系。   答:路以上的地方机构为州(府、军、监),直属朝廷。长官为知州、知府、知军、知监,因属差遣官,按例带京朝官衔。知州(全称"权知某州军州事"),知府均用文人担任。

8、一般地区设州;都城,要地或皇帝即位前居住过或任过职的州称府,地位略高于一般的州;军多设在军事要地或偏远之地;监多设在矿区。知州之外,另设通判(全称"通判州军事")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