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虫杂交棉新品种川杂棉32

抗虫杂交棉新品种川杂棉32

ID:9043213

大小:100.17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15

抗虫杂交棉新品种川杂棉32_第1页
抗虫杂交棉新品种川杂棉32_第2页
资源描述:

《抗虫杂交棉新品种川杂棉3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4年第2期新品种67抗虫杂交棉新品种川杂棉32龚一耘 戢沛城 牟方生 毛正轩 张 超 杨泽湖 钟文娟(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国家棉花改良中心四川分中心,简阳641400)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是我杂交,对其杂交后代通过自交、混合兄妹交和对株兄妹国最早开展棉花核不育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单位之一,交,同时经抗病性鉴定筛选、抗虫性鉴定筛选、品质测近年来,在国家“863”、“转基因重大专项”“科技支撑、定、育性评价及农艺性状评价筛选而成。GA18于2005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下,成功将抗虫Bt基因导入核不育年通过四川省

2、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技术鉴系中,培育出败育彻底、安全稳定、抗病抗虫的核不育系定,2009年获得国家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证GA18、抗A3、抗A4、MAr等,并先后培育出川杂13、川书号:农基安证(2009)第168号。父本新品系R343是杂棉16、川杂棉17、川杂棉19、川杂棉25、川杂棉33等利用丰产品系R193和抗病品系R43进行杂交,对杂交一系列核不育杂交棉品种,在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河后代F1~F3进行抗病虫性鉴定筛选、混收,F3进行单株2南等地累计推广应用15.12万hm,创社会经济效益4.5选择,F4、F5分单株种植

3、株行,分别进行抗虫抗病性鉴亿元。川杂棉32是该单位新近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核不定、纤维品质测试、农艺性状评价等,选留品质优、抗病育杂交种,聚合了丰产、优质、抗病等性状,综合农艺性虫性好、丰产、生长势强的优良株系,并定名为R343。状优良;可减少农药用量70%~80%,效益比不抗虫母本川杂棉32于2007年冬季配制组合,通过2008-提高30%;采用的“一系两用法”配制组合,其杂交种子2009年进行的比较试验筛选,2010-2011年参加并通的生产成本比人工去雄法降低40%。该品种具有广泛过四川省区试,2012年通过四川省生产试验,并获转的适应性和较强

4、的产业竞争优势,应用前景广阔。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证书号:农基安证字(2012)第1331 品种来源与选育过程号。201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杂棉32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审定编号:川审棉2013005。培研究所利用自育的含msc1不育基因的优质抗病抗2 特征特性虫核不育系GA18作母本,与抗虫丰产新品系R343杂川杂棉32生育期134d,中熟;植株健壮,塔型,茎交,采用核不育“一系两用法”配制成高优势F1杂交种。秆光滑无茸毛,株高101.8cm,果枝12.9台;叶片大,叶母本GA18是以抗病核不育两用系GA5与GK1

5、9进行色绿色,苞叶中等大;结铃性强,平均单株结铃23.7个,铃卵圆、较大,平均单铃子棉重6.45g;衣分40.26%,衣基金项目:国家“863”高科技计划(2011AA10A102);转基因重大专项(2013ZX08005001-01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35B05-2-4)指8.0g,子指11.3g;吐絮畅,纤维洁白,僵黄花率较低。通信作者:牟方生2.5 合理用水 玉米是高产作物,需水量比较大,每(1)种子包衣后播种,如自己包衣,要选用含有戊23667m产500kg需水量在250~300m,各个发育期需唑醇杀菌剂加克百威杀虫剂的

6、包衣剂,种子包衣后对水量各不相同,玉米幼苗耐旱怕涝,出苗至拔节前以蹲苗期病虫害和玉米黑穗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2)重苗为主,基本不用浇水,促使根系向土壤深层生长,达视玉米螟防治,近年来由于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玉到根深叶茂,增强抗倒性,为后期丰产打好基础。玉米米秸秆春前利用率不高,玉米螟越冬基数大,危害呈逐抽雄前10d至抽雄后20d这一时间对水分最敏感,是年加重趋势,在生产上要高度重视玉米螟防治。应采取玉米需水临界期,缺水对产量影响最大,此时灌水效果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大面积联合防治的措施。最佳,因此,从抽雄前10d至灌浆期土壤持水量保持在

7、2.7 适时晚收 玉米收获早晚对产量有较大影响,70%~80%,当田间持水量降到下限值时,应随时灌水。收获必须保证玉米子粒充分完熟,即苞皮干枯、子2.6 病虫害防治 联达288抗逆性较强,尤其抗叶部粒干硬、乳线消失、脐部出现褐色离层后进行收获病害,因此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主要做好以下2点。为宜。(收稿日期:2013-12-03)68新品种2014年第2期与四川省区试对照川杂13相比,平均生育期缩短1d,单轻67.17%,达抗棉铃虫水平;红铃虫子害率5.45%,比株成铃数增加0.8个,单铃子棉重增加0.25g,衣分增加抗红铃虫对照鄂棉18减轻70.65

8、%,达高抗红铃虫水0.69%,衣指增加0.90g,子指增加0.75g;其铃重、结铃性、平。2011年蕾铃被害率5.85%,比抗棉铃虫对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