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之转换

浅谈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之转换

ID:9049835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5

浅谈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之转换_第1页
浅谈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之转换_第2页
浅谈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之转换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之转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之转换江宁职教中心吴俊荣内容摘要:现代高速发展的经济需要越来越多的高技能,复合型,高素质的人才,中职学校承担为社会输送大批此类人才的任务,但学生从校门到职门,是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是否完与了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换,是我们中职教育者们应该关注的问题。我们应当让学生了解学生角色和职业角色的区别,了解社会对职业角色的要求,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培养责任感,建立服从意识,并帮助学生掌握多项技能和进行有计划的职业生涯设计,以尽快完成两个角色之间的转换,让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关键词:职业角色,角色转换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2、的迫切需求,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的新政策及措施,国务院更是做出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委员陈至立指出:发展职业教育对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就业再就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已成为科教兴国战略中不可缺少的力量,成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园地之一。职业学校办学的目的,就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祖国建设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就是要向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特征。但我们现在的中职生是不是都是“进的来,送的

3、出”呢?拿着中级计算机证书而完不成简单工作任务的比比皆是,到了工作岗位,一遇上新问题就畏手畏脚,无从下手的也并不少见,至于缺乏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更是普遍现象,甚至三天两头迟到早退也成了有些学生频繁换动工作的原因之一。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些学生没有完成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换,没有意识到从一个学生到一个工人之间的区别,仍然将学校的一套照搬到工作岗位中去,其结果只能是四处碰壁,根本成不了一名真正合格的技能型人才。作为职业学校的教育者,我们应当承担起让学生了解学生角色和职业角色之间的区别,并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角色转换,以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首先,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学生角色和职业角色之

4、间有何区别:第一:社会责任不同。学生角色的主要社会责任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使自己德、智、体全面发展。整个角色过程是一个受教育、储备知识、锻炼能力的过程。职业角色的责任,是以特定的身份去履行自己的职责,依靠自己的本领或技能去为社会和他人服务,完成某项工作的过程,它是通过对工作对象的履行情况来体现的。第二:社会规范不同。职业角色与学生角色不仅是在规范的内容上不同,而且规范所产生的约束力也不一样。社会对学生角色的规范内容,主要反映在国家制定的《学生行为准则》和各学校制定的《学生手册》之中,告诉学生怎样做人,如何发展等。因为学生是受教育者,在违反角色规范时,主要还是以教育帮助为主。从事工作

5、后,就变成了成年人,社会对职业角色的规范因职业的不同而不同,但肯定是更严格,违背了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甚至法律责任。3第三:社会权利不同。学生角色的权利主要是依法接受教育,并取得经济生活的保证或资助。职业角色则是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工作,并在履行义务的同时取得报酬。第四:活动方式的不同。学生角色是在接受外界的给予,即接受和输入,主要是要求理解;而职业人员角色则是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向外界提供自己的劳动,即运用和输出,要求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发挥水平。其次,我们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到现代社会对于职业角色究竟有何要求:第一: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广博的交叉学科知识,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研究能

6、力;第二: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与单位同呼吸、共命运,敬业爱岗第三:要有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敢于攀登,迎接挑战;第四:要有协作精神,善于与同事合作;第五:要有纪律观念和劳动观念,严格遵守劳动纪律,热爱劳动,不怕吃苦。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完成角色的转换:第一:教会学生善于发掘自己的优点,善于表现自己,增强自信感当今的中职学生可以说是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职业学校的,考入职业学校,就觉得心灰意冷,认为自己前途无望,大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从未找到成功的感觉。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即人的智能是由八种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的,是由无优劣之分

7、的智能组合而成的,通过智能组合发挥作用。人类个体不同,在于所拥有的智能的程度和组合不同。一种智能与另一种智能是不能相互转移的,但却可以用一种智能去带动和促进另一种智能的发展。每个人的多种智能强弱高低各不相同,你可能在某一方面的智能极强,也可能在某一方面的智能很弱,但给与适宜的环境和条件来加以刺激,处于劣势的智能是可以发展起来的。到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只是因为他们的文化基础课没能学好,但不能就说明学生的其他方面就学不好。学生的自我展现的意识很强。他们不喜欢文化课,那么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