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D:9060658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6

甘肃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_第1页
甘肃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_第2页
甘肃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_第3页
甘肃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_第4页
资源描述:

《甘肃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甘肃省农垦集团公司甘肃省农垦集团公司一、甘肃省农垦集团公司、甘肃农垦事业管理办公室简介     甘肃省农垦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农垦集团)成立于2002年,是在原省农垦总公司的基础上整体改制而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省政府授权其经营管理原农垦总公司所属范围内的全部国有资产(含土地)。集团公司对其所属各类企业通过出资人代表行使出资者职能,按出资额享有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经营者等权利,并承担国有资产保值的责任。在组建集团公司的同时,加挂“甘肃省农垦事业管理办公室”,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在具体工作上,集团公司和管理办公室坚持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管理办公室继续履行省政府赋予的农

2、垦行业行政社会事业管理职能,包括管好教育、卫生、政法、土地、绿色食品、社区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险等社会事业及相关的经费使用。二、甘肃农垦简介     甘肃农垦现有总人口10.1万人,职工总数3.2万人,离退休人员1.5万人。2007年全省农垦系统取得55年来最好的经营业绩。全垦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3亿元,同比增长13.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733元,同比增长15.39%;主营业务收入27.7亿元,同比增长20.87%;实现税利1.68亿元,同比增长16.6%;职工年均收入14314元,同比增长38.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亿元,同比增长10%,所有经济指标实现了两位数增

3、长。三、农垦历史沿革     屯垦事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国,从公元前215年秦朝开始,历经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南北朝、隋、唐、元、清各朝各代,纵观屯垦史,尽管各朝各代所处的内外历史背景不尽相同,在屯垦的历史意义上却有共通之处,朝朝代代都把“屯垦戍边,移民实边”作为巩固国防、富民养兵、发展经济的基本国策相沿实施。     勒兵而守为屯,故兵耕曰屯田。屯田制为耕战一体制。屯的目的在于应对战争,在于保卫边疆,巩固边防。军垦的目的在于就地解决军糈,为战囤粮。历代屯田制又有军屯、民屯的区别,但都有守边固边加强国防的意思。“屯垦戍边,移民实边”就指是这个意思。屯

4、田制起于秦汉,沿袭于各个朝代。甘肃省的现有农业区都是在历代屯田制中逐渐形成的。     秦始皇32年(前215年),大将蒙恬率军30万抗击匈奴,收河南之地。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旋移大批犯人实边,是屯田之始。秦时在甘肃境内屯田仅限于秦长城以东属地,主要是渭河谷地和陇东塬地。汉文帝十一年(前169年),汉与匈奴相持于肤施(今陕北绥德)、朝那(今甘肃灵台)一线。记取秦朝用兵的教训,采纳晃错高瞻远瞩的建议,“募民耕塞下”要害之处,调立城邑,无事则以之为农,有事则调之为兵,屯垦戍边,保疆安壤。汉之屯田,因民为兵,因屯为守。军中设田卒,专事屯田,设田官,

5、专管屯田事务。田卒所需各种生产资料、口粮、衣着等均由官府供给,屯田所获入官仓,以饱军糈。     4甘肃省农垦集团公司东汉以后历经三国、晋、十六国、南北朝,甘肃多为游牧民族所据,土地开发量很小,仅前秦建元十二年(376年),迁关中豪右7000户至河西诸郡,大安元年(385年)迁江汉之人万余户至敦煌。隋唐之营田源于汉代的民屯,以筑堡为营而屯田得名,旨在耕、战。现在甘肃境内以“营”命名的村镇多为隋唐营田的遗址。宋朝为抵御西夏内侵,努力恢复唐时的营田。建努札城开垦定西。建陇干城(今静宁),垦陇于川。建安西城和西连城,垦靖远和会宁。并在南迁时于陇南屯田抗金。元帝国无外患之忧,屯田由守

6、边转为军供,由亦戍亦农发展为专职屯田军。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立河西屯田,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沙州(今敦煌)、瓜州皆立屯田。     明朝最大的外患是鞑靼,为了防御残元势力的入侵,创卫所制。明洪武二年(1369年),先立屯田,屯田普天下,而以边境为多。军屯则领之卫所,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天下兵卫邻近闲旷之地,皆分田为屯。先立平凉卫、巩昌卫、岷州卫、西固城卫、甘州中护卫、韩府安东卫、河州卫。凡府郭四周灌溉可及者,俱属各卫。因其境临边疆,首重军务。并在河西增设甘州(前、中、后、左、右)卫、山丹卫、永昌卫、凉州卫、酒泉卫、赤金卫、沙州卫等。嘉靖时,秦州(天

7、水)、礼县、文县、洮州、临洮、兰州、庆阳府、环县等地皆立屯田。明之设卫所,以屯养军,以军隶卫。卫下设屯堡屯塞,根据军事需要按地理位置、道路隘口、远近距离而修建,便于防守、屯田和驻军。现在以堡塞命名的村镇皆为明朝屯田遗名。     清因明之旧,世祖定垦荒兴屯之令,凡州、县、卫无主荒地,均分给流民及官兵屯种,如力不能垦,官给牛具、籽种或量假屯资。卫所屯田给军分佃,罢其杂傜,改卫军为屯丁,与民一体起科。雍正三年,废除卫所屯田制,改立县治。屯田所开发的土地,经过长时间的朝代更迭和军民迁徙都转入当地土户,而当地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