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塔基坑降水方案设计

立塔基坑降水方案设计

ID:9066723

大小:276.19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4-16

立塔基坑降水方案设计_第1页
立塔基坑降水方案设计_第2页
立塔基坑降水方案设计_第3页
立塔基坑降水方案设计_第4页
立塔基坑降水方案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立塔基坑降水方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资质证书等级综合甲级资质证书编号171001-kj[4-1]湖北宝隆电缆有限公司立塔基坑降水设计方案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二○一○年十一月九日报告名称:湖北宝隆电缆有限公司立塔基坑降水设计证书等级:综合甲级证书编号:171001-kj[4-1]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报告编号:报告编制:审核:审定:总工程师:单位负责:勘察单位: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提交日期:2010年11月9日目录1.1场区地层情况1..2场区地下水情况1.3地下水影响分析1.4方案选择1.4降水方案及设计参数1.6降水沉降监

2、测1.7降水施工技术要求附图一降水井平面布置图附图二降水井结构图宜昌宝隆电缆主塔降水工程设计1.1场区地层情况al场地内覆盖层属第四系全新统(Q4),具典型的二元结构,即上部为河漫滩相堆积的粘性土,下部为河床相的卵石层,由于场区内表层土在场坪时被清除,本次钻探揭露地层自上而下为粉质粘土及卵石组成,al①粉质粘土(Q4):全场区均有分布,厚度1.9~15.2m,平均厚7.9m,黄褐色、棕黄色,呈可塑状;钻孔揭露上部含较多铁锰质矿物结核,下部含部分高岭土团块,稍湿,切面较光滑,干强度高,韧性中等,冲积成因。al②粉土(Q4

3、):全场区除31~35剖面缺失外,其余区段均有分布,厚0.5~2.8m,平均厚约2.2m,为褐黄色~深灰色,含白云母碎片及粉质粘土条带或粉砂团块,湿,稍密,干强度低及韧性差,冲积成因。al③卵石(Q4):全场区分布,据本次勘察揭露最大厚度为25.7m,卵石埋深由东向西呈加大趋势。为灰黄色,灰色,卵石含量约60~70%,粒径3-20cm,该层底部夹大量漂石,卵石母岩成份主要为石英砂岩、灰岩、燧石等,多呈亚圆状。卵石多呈骨架接触,其间主要由粉砂、砾石及少量粘性土充填,饱和,稍密-中密状态。④泥质粉砂岩(K1):本次有两个钻

4、孔揭露,为泥质粉砂结构,中厚层状构造,矿物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胶结物成份以钙质为主,次为泥质。按本次钻探揭露深度将其划分为强风化带、中风化带,现分述如下:④-1强风化带:厚1.64~1.8m,呈砖红色、灰白色,岩体结构已大部分破坏,矿物成份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发育,多由泥质充填。岩芯多呈碎块状及短柱状,小块手可折断;浸水后易软化崩解,岩石力学强度低且不均一,抗风化能力差,岩体较破碎,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④-2中风化带:本次勘察钻入该层最大厚度为6.6m,为砖红色、灰白色,局部夹薄层泥岩,岩体结构部分破坏,

5、风化裂隙不甚发育,本层钻探岩芯多呈短-中柱状,岩石强度较强风化带显著提高,岩体较完整,属软质岩石,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类。1.2场区地下水情况从场区地层结构看,①粉质粘土结构致密,可视为区内相对隔水层;;②层卵石为区内的主要孔隙含水层,其地下水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根据钻孔测得稳定水位标高约42m。根据湖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提交的《湖北省宜昌市环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勘察研究报告》(1988年12月),长江宜昌江段多年平均平水期水位标高为43.97m,枯水期水位标高为38.67m。区内地下潜水与长江水位趋于一致,联系

6、密切,其动态变化与季节有关,洪汛季节接受长江补给更加明显。其富水性中等,结合宜昌城区经验,该层渗透系数K=25m/d。地下水总体流向为自东向西,垂直于长江,以向长江排泄为主。据上述资料分析,拟建场区内洪水期为承压水,接受长江水体补给;而在枯水季节,地下水位则下降,表现为潜水~弱承压水,以向长江排泄为主。本次勘察施工在上部土层中采用无水钻进,大部分钻孔未测得稳定水位,地下水主要表现未上层滞水。1.3地下水影响分析现立塔基础采用整板基础,基础持力层为卵石,基础埋置深度约为10米,现上部已开打挖7m,开挖层位已到卵石层,现卵

7、石层中含潜水,现水位标高在基坑底附近,导致下部约3米深的基坑无法正常开挖,因此卵石层中的潜水对立塔基坑开挖、基础施工有不利影响。1.4方案选择1止水帷幕:施工工序复杂,在颗粒较粗的卵石层帷幕的形成有较大的难度。2降低地下水位:施工工序总体上简单,机械设备对施工场地要求不高,造价低,适合各种地质条件,施工工期较易控制,对地下水位的控制比较灵活。综上所述适合本工程的截水方案为降低地下水位。1.5降水方案及设计参数结合本工程水文地质特点,本工程降水方案采取利用管井将该层的层间潜水采取抽排的方法形成降水,控制基坑中央水位深度,

8、达到降低地下水位的要求。基坑深度范围内主要含水层为卵石,含水层由于渗透系数不一,影响半径小且地下水流动速度总体上较快,有利于降水。基坑四周采用合适的井间距布置,方可在较短的抽降周围内最大程度的达到疏干效果。降水井布置在离开挖线1500~2000mm的位置。考虑到减少水位下降的难度,本次在基坑中部布置若干降水井,以保证基坑降水快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