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准则

诚实守信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准则

ID:9082964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6

诚实守信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准则_第1页
诚实守信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准则_第2页
诚实守信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准则_第3页
诚实守信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准则_第4页
资源描述:

《诚实守信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准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诚实守信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它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之本。但到今天,这一向被奉为经典的传统道德,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一个信用缺失,道德沦丧的国度,不可能有快速、持续发展,更令人担忧的是,在被誉为纯净“象牙塔”的高等学府中亦出现严重的诚信缺失的不和谐因子。大学生作为国民中的优秀分子,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否具备诚信的品德是事关高校人才培养能否顺利推进的

2、重大问题,是新时期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前提,更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任务。尽管各大高校始终将诚信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中心,然而大学生出现诚信危机的现象却呈不断滋生蔓延之势,这不得不引起我们高教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深思。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建构起完善而行之有效的诚信道德建设体系是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任务,也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时期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工程。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学生来讲有很强的认同感和亲和力,作为一种理想层面的道德修养,学生普遍认同。然而当代大学生面临着一种社会转型

3、时期的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就业方面,这使得大学生的命运更加坎坷。在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大学生应对这种急剧变化的情况的素质能力受到自身社会阅历的限制,在诚信方面容易出现偏差。近几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对大学生诚信状况开展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的主观愿望是在行为中表现出诚实守信,但在现实中却表现出知行不一。  一、大学生诚信的现状分析:  近5年来,透视各类对大学生诚信调查的统计结果,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大致有几个特点:  1、从认识层面来讲,多数学生把诚信作为一种重要品质来看待。  各类调查中基本是80%以上

4、的学生认为诚信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至少有50%左右的学生认为诚信在自己的为人处事中非常重要,是自己的原则,有50%左右的学生认为讲诚信需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同的人、事有不同的判断。  2、大学生将诚信划分为理想认识与现实操作两个层面。  各类调查结果表明,当诚信作为一种理想道德操守时被学生认为是重要的,但诚信作为一种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实践时并没有充分被体现,这体现出学生在思想道德上的知行不一。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较多学生来讲,诚信不是作为一种一以贯之的品质修养,而是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主观性。  3、从

5、对别人要求的角度,学生对于别人的诚信品质要求普遍较高,而作为自己的道德要求不高,且自身实践诚信较差。  4、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什么是“诚信”认识不清。  在一些诚信的专项调查中,如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开展的对“上海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调查”中,承认在大学期间有过作弊行为的学生中有67.0%,但这些学生中绝大多数仍认为自己是“诚信学生”,仅有3.9%的学生承认自己“不是诚实守信的人”;在赞成作弊的同学中,居然有高达95.2%的人认为自己是“诚信”的人……。可见这些学生所谓的“诚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诚信,从这项十分有代

6、表性的调查中,我们可以认识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诚信”的概念认识不清。  5、大学生选择诚信同时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有强烈的功利倾向  学生在选择是否诚信时更多地是出于对自身现实利益的考虑,在满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他们往往选择做一个诚信的人,但利益受到损害或出现新的利益诱惑时,他们可能会放弃自己的道德准则。可见,多数学生的“诚信”视自身的利益而定,带有强烈的功利倾向。  二、大学生的在诚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1、日常言行缺乏诚信,背信违约。  据《中国青年报》的一次调查统计表明,在校学生中未说过假话的平均只有6.2%

7、,其中,幼儿园小朋友占84%,小学生占51.3%,中学生占20.1%,大学生占0.48%。具体表现为:到图书馆借书,拖延不还;;家庭并不困难却要申请助困补助;有的借钱不还;制造各种假证书……  2、信贷诚信:恶意拖欠贷款、学费,银行高校处境为难。  为了保证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1999年国家推行国家助学贷款,但是此项活动却遭遇了“诚信危机”的重棒。据教育部门统计,1999年至2001年某省57所高等学校开展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4.5万名贫困大学生获得了2.76亿助学贷款。然而近有20%的学生在获得贷款后没有

8、考虑还款的事宜,中国银行在某校签订国家助学贷款协议的218名97级学生中,截至2001年11月,仅有3名学生毕业后与中行联系还贷事宜;近几年来全国许多高校也几乎是不约而同面临着严重的学生欠费问题。这其中除了一部分学生确实是无力负担高额的学杂费外,更深层次更本质的原因还应当归结于大学生的诚信危机。  目前,我国全社会的个人信用体系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