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市柏洋村坚持“五心”创建“五好”

福鼎市柏洋村坚持“五心”创建“五好”

ID:9088691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7

福鼎市柏洋村坚持“五心”创建“五好”_第1页
福鼎市柏洋村坚持“五心”创建“五好”_第2页
福鼎市柏洋村坚持“五心”创建“五好”_第3页
资源描述:

《福鼎市柏洋村坚持“五心”创建“五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福鼎市柏洋村坚持“五心”创建“五好”建设和谐富裕新农村福鼎市硖门畲族乡柏洋村紧扣“人人争先、事事创优、科学发展、村强民富”的主题,坚持“办事有公心、工作有信心、发展有恒心、为民有爱心、团结有诚心”,不断深化和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和谐富裕新农村建设。一、办事有公心,公平公正赢民心。以落实群众呼声为创先争优出发点,建立“六事”制度,搭建群众合理诉求平台,公心公正为民办事,形成“群众反映问题有秩序,党员参与村务有平台,解决村务工作有效率”的民主管理局面。一是干部问事。每位党员、干部联系2-3户不同类型的农户,通过走家入户,设立“说事室”,公布“说事电话”,及时了解掌握群众的实际困难,收集意见建

2、议。二是民主议事。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座谈会,研究村级工作。重大事务采取“党总支提议、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决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决定。三是分工办事。将确定的重点项目进行分解立项、分工负责,班子成员分别联系指导相应组织、队伍抓好项目实施。四是公开诺事。通过在党员和村民代表会上通报、在村务公开栏张贴等方式,将承担具体项目的责任组织、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向村民作出公开承诺。五是跟踪督事。实行驻村领导、驻村干部督查督办制,通过落实每月一次例会、每季度一次汇报、半年一次现场点评、年终一次工作考评的“四个一”工作制度,及时掌握任务落实情况。六是考核评事。每季度末确定一天为集中“

3、评事日”,召开党员和群众代表会议通报“办事”情况,由党员和群众代表对“办事”情况进行评议。今年,共收集各类意见建议56条,归类梳理成议题13个,讨论决定重大事务42项。二、工作有信心,创新机制增活力。积极整合资源,形成党组织“目标管理”和党员“设岗定责”的工作新机制,进一步激发各类组织和各支队伍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一是强化班子筑信心。开展“强化五心、创建五好,实现跨越发展”大讨论,找准“先进”和“优秀”的具体标准,全村56名党员公开承诺事项167件,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优化组织增信心。改变按区域划分党支部和党小组的传统模式,按照党组织领导、服务村务活动的需要设立了社

4、会事务、科技服务和非公企业三个党支部,下设村务监督、民事调解等10个党小组,使3个党支部、10个党小组和56名党员的作用覆盖到新农村建设各个领域。三是健全机制葆信心。实行各类组织“目标管理”,将全年目标任务分解成31个具体项目,通过村两委扩大会分配给各类组织和各支队伍,落实到具体责任人,采取“领导点评、群众评议”的方式,掌握任务落实情况。目前已有8个项目完成建设,4个项目基本落实。各类骨干成员实行“设岗定责”,设置政策宣传、民事调解等10个岗位。在党员的带动下,全村79名各类骨干成员自愿认领了岗位,形成了“自信从岗,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三、发展有恒心,实在干事带民富。确定“山海并进,工业

5、富村”的发展思路,紧紧抓住项目带动,以“滴水穿石、人一我十、力求先行”的创业作风,铆足劲头在创先争优中推进发展。一是以恒心突破瓶颈。一方面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今年引进福建大科集团投资近8000万元建设占地约3500亩的福建大科柏洋农业科技产业园,成为又一农民收入增长点;另一方面推进企业技改创新,投资2800万元实施村民股份制企业——福建华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技改项目,使企业有望从原来5000万产值达到3亿。二是以恒心加快发展。在高速公路弃渣地新平整土地150亩,使村工业小区现有面积达250亩,新引进注册资金3800万元的福建博盛胶粘有限公司和注册资金1000万元的福鼎强旺机械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

6、。成立福鼎市柏洋惠民担保有限公司,仅今年就发放担保贷款4500多万元,为村企业和“三农”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和信贷支持注入新鲜血液。全村引进企业9家,1100多人在家门口实现转岗就业,83户成工商个体户、专业户和民营企业主,100多户村民实现了从农民到股东的转变。1-9月,全村实现生产总值5.5亿元,村财总收入2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700元。四、为民有爱心,心系群众解民忧。坚持把“村民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把改变村容村貌、美化群众生活环境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内容,真心实意地为村民办实事、好事,努力让群众得实惠。一是实施永和新村二期建设。村集体投入100多万,新规划80亩土地,

7、计划建设连体别墅120户,解决村民550人的搬迁问题,实现农村“人口居住集中化”。二是优化改善人居环境。投入180多万元实施巨洋、岭坪机耕路硬化,投入50多万元改造新村基础设施,使新村呈现出新、绿、亮、洁的新面貌。三是建立健全社会福利保障。村集体投入70万元为重点项目被征地农民和16—59周岁村民购买新农保,今后每年村集体将固定投入23万元用于“两新保险”的公益化事业。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养老保障体系、困难救助体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