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红花岗区职业技术学校建设项目

遵义市红花岗区职业技术学校建设项目

ID:9106447

大小:79.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4-17

遵义市红花岗区职业技术学校建设项目_第1页
遵义市红花岗区职业技术学校建设项目_第2页
遵义市红花岗区职业技术学校建设项目_第3页
遵义市红花岗区职业技术学校建设项目_第4页
遵义市红花岗区职业技术学校建设项目_第5页
资源描述:

《遵义市红花岗区职业技术学校建设项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遵义市红花岗区职业技术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一、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遵义市红花岗区职业技术学校(暂定)2、项目性质:新建3、项目承办单位概况承办单位:遵义市红花岗区教育局法定代表:杨劲松4、单位概况遵义市红花岗区教育局是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负责红花岗区的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有行政管理人员32人。局下设机构为办公室、职业教育科、德育科、计算机工程办、人事教育科、计财科、国资科。国资科共有5人,其中:建筑工程师1人,副主任科员2人,科员2人。二、项目概况1、项目选址2在市规划局的指导下,结合市人民政府开发东部新城整体规划,位于确保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红花岗

2、区长征镇凉水村施巷湾村民组,326国道左侧。规划用地面积160亩。该校址交通方便、地势较高、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排水通畅、环境适宜、远离城市工业区。2、项目主要经济指标建设规模:占地面积约106672㎡,建筑面积48800㎡,容积率0.37,绿化率62%,项目投资4500万元。3、建设条件项目选址红花岗区长征镇凉水村施巷湾村民组,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完全具备。地面为坡地、瘠地。按坡地现代地建筑形态的设计,完全能保证该工程的建设。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

3、兴行动计划》3、贵州省城乡设计研究院编制的《遵义市城市总体规划》4、中共遵义市委、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5、遵义市第十一个五年社会经济发展计划26、GBJ99-86(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7、黔教基[1988]226号《贵州省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办学标准》8、黔教基[1999]588号《贵州省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方案》9、红花岗区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规划方案10、红花岗区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二、编制范围及内容遵义市红花岗区职业技术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涉及的范围包括遵义市红花岗区职业技术学校建设的意义、必要性及建设条件,建设方案、建设规模、环境保护,消防

4、,项目招标方案,投资估算等等。三、项目地理、环境概况遵义市红花岗区地处长江中上游地区,属乌江流域,位于贵州省北部,雄居直辖市重庆市和省会贵阳市之间,是贵州省第二大城市,距重庆市251公里,离贵阳市147公里,扼川黔交通之要塞。是地级遵义市的中心地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区面积625平方公里,辖8镇8街,总人口62.9万人,根据市政府的规划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年平均增长率为5.71‰,每年增加人口0.305万人),城市人口将在2020年自然增加和机械性增加达到1602万人。基础实施项目日臻完善;川黔电气化铁路和210、326国道横穿全境,贵遵高等级公路和崇遵高速公路在这

5、里交汇。供电供水能力较强,区内火力发电机容量32.4万千瓦,毗邻的乌江发电厂装机容量75万千瓦,生产生活用电足,随着城市、农村电网改造的实施,城乡供电实施有极大的改善。先后兴建了南北水厂及红岩、海龙等11座中小水库,城市自来水日供应能力达15万吨。邮电通讯实施网络完善。现有邮电局(所)25处,拥有现代化机械装置邮政转运中心和载波、微波通讯等先进通讯设备,基本普及了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此外,区内还具有较为完备的科研体系、教育体系和医疗卫生防疫体系,其中:拥有科研机构140个,民营科技企业148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万余人,各级各类学校近160所。改革开放以来,全区各族人民秉承长征精

6、神,抢抓历史机遇,不断深化改革,全区经济社会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91年全区(原遵义市)财政收入跨入了全国十大财政县(市)行列,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在1980年的基础上实现了翻三番。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总体发展思路,先后实施了“五大攻坚战”、“四个新突破”、“四个跨越对接”、“五个拉动”等发展举措。16025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5.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5%,第二产业增长18%,第三产业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02亿元,比上年略有增长;全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近13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7、3.01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2%,增长2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453元,增长15.4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41元,增长10.64%。现在初步形成以工业经济为主导,农村经济为基础,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格局。红花岗区是中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首批文化历史名城,曾先后荣获“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酒文化名城”、“全国十佳绿化城市”、“全国两基达标县(市)”和“国家级科技先进区”等光荣称号。红花岗区现有幼儿园36所,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