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由兴盛而速亡值得深思

隋朝由兴盛而速亡值得深思

ID:9108806

大小:3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8

隋朝由兴盛而速亡值得深思_第1页
隋朝由兴盛而速亡值得深思_第2页
隋朝由兴盛而速亡值得深思_第3页
隋朝由兴盛而速亡值得深思_第4页
隋朝由兴盛而速亡值得深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隋朝由兴盛而速亡值得深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隋朝由兴盛而速亡值得深思.txt铁饭碗的真实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就算是一坨屎,也有遇见屎壳郎的那天。所以你大可不必为今天的自己有太多担忧。隋朝由兴盛而速亡值得深思汉朝之后,中国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除西晋短时间的统一外,在大多数时间,一直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但是,在南北朝时期,由于南北在经济交往、民族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进入了大融合的过程中,国家的统一已经成为当时主要的发展趋势。  杨坚适应了这种趋势,建立了统一的王朝——隋朝。  581年二月甲子日,周静帝禅让,杨坚众望所归地登上皇位。这可能是历史上最为轻松最为顺利的帝王

2、易位,不仅没有流血,而且也没有激烈的意见冲突。隋文帝杨坚是颇有才智的皇帝,他既有仁慈之心,又有政治智慧,不仅完成了统一的大业,还把初立的隋朝建成了较为稳定富裕的国家。在隋文帝的治理下,隋王朝政权稳固,社会安定,户口锐增,垦田速加,积蓄充盈,文化繁荣,兵甲强盛。后人把隋文帝建国之后的大治誉为“开皇之治”。  589年,隋灭了南方的陈朝,统一了全国。同年,琉球王国归降隋朝,突厥可汗也尊杨坚为“圣人可汗”,表示愿为藩属永世归顺。隋文帝统一全国后,进行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结束了中国长期混乱的局面,创造了不少的成功经验。第一,在政治上进行重大的改革。隋文帝在

3、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即设立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辖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这样的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在唐代被继承和完善,中书省以中书令二人为长官,门下省以侍中两人为长官,尚书省以尚书令一人为正职长官,以左、右仆射各一人为副职长官。尚书省下辖六部,每部又下辖四司,尚书省共领24司。这一体制奠定了唐以后中国古代社会中枢行政机构的基本格局。同时,隋文帝还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规定地方官吏一概由中央任免,这一体制大大的巩固了中央集权,比较有效地避免了汉、晋时封

4、王体制易引起诸侯王叛乱的弊病。汉初刘邦封刘姓诸侯王,至景帝时刘姓诸侯反,晋武帝司马炎之后,东晋出现了“八王之乱”,这都是因为诸侯权力太大。隋文帝把州县的人事任命权收归中央,巩固了中央集权。第二,在经济上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一是继续推行和改善均田制。隋朝沿袭了北齐的均田制,并进行了改善。一般农民所受土地,分露田和永业田两种。露田年满六十岁时归还政府,永业田则不归还。丁男(十八岁)受露田八十亩,妇人四十亩,奴婢依丁男受田,一头牛可受田六十亩,限止四牛。永业田分桑田和麻田两种,每丁受二十亩。此外还有园宅地,农民每三口分给一亩,奴婢五口分给一亩。这种体制虽然也是在保证封

5、建官僚地主占有多数土地的前提下实行的,但毕竟使农民比以前更多更稳定地得到了土地,积极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这是隋初富国的最基本的经济措施。二是整顿赋役与户籍。在推行均田制的基础上,隋沿袭了北朝以来的租调力役制度,十八成丁,开始纳租调服徭役。一夫一妻(丁男一床)岁纳租粟三石,调绢一匹(先四丈后改为二丈),绵三两或布一端(六丈),麻三斤;单丁和奴婢减半。成丁的男子每年服徭役一个月,至583年,改为二十一岁起服役二十天。590年,规定五十岁以上可以输庸停防(用布帛代替力役)。这样的赋役与前代相比,农民负担相对减轻,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此外,隋朝建立后,及时地

6、整顿人户和查实户口,在首都及直辖县(当时称“畿内”)以五家为保,设保长;五保为闾,设闾长;四闾为族,设族正。其他辖区(畿外),保以上为里,设里正;里以上为党,设党长,这是比以前优越的人户管理方式。以此相应,对户口实行严查。开皇五年(585年),在全国“大索貌阅”,即按照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核对体貌,防止谎报年龄。大业五年(609年),又进行了核查。此后,每年正月五日,由县令派人至乡村,以三百家到五百家组为一团,依据每家资产情况,以定样确定户等及纳税标准,写成簿籍,称为“输籍定样”(或叫“输籍法”)。推行这一方法,既有效地防止逃税,又能更好地防止地方官舞弊。由于采

7、用了对农民有利的田地政策和税收措施,农业得到了发展,人口猛增,耕地扩大,粮食丰收。据官书统计,隋初仅有三百五十九万多户,隋平陈时得五十万户,到606年(大业二年)全国已有八百九十万七千多户。三是开渠建仓。隋文帝命宇文恺等率众开漕渠,开通了长达三百余里的“广通渠”。此后隋朝又先后开凿疏浚了由黄河进入汴水、再由汴水进入淮河的“通济渠”;疏通了从淮河进入长江的邗沟,从京口(现在江苏的镇江)到达余杭(现在浙江杭州)的“江南河”;开通了引沁水向南到达黄河、向北到达涿郡(现在的北京)的“永济渠”。后来,形成了从北方的涿郡到达南方的余杭、南北蜿蜒长达五千多里的大运河。大运河

8、以余杭、洛阳、涿郡为三点,有江南河、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