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解题错误,改进教学策略

反思解题错误,改进教学策略

ID:9111290

大小:84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18

反思解题错误,改进教学策略_第1页
反思解题错误,改进教学策略_第2页
反思解题错误,改进教学策略_第3页
反思解题错误,改进教学策略_第4页
反思解题错误,改进教学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反思解题错误,改进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参评论文反思解题错误,改进教学策略安徽省马鞍山市成功中学汪宗兴摘要:本文结合自已教学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沪科版七年级下册》)内容,从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大量错误入手,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剖析产生错误的深层次原因,谈谈自已在改进教学策略方面的点滴体会!关键词:解题错误错误原因教学策略1、问题的提出课堂中学生正确的答案、精彩的见解、独特的解题思路,常常容易引起教师给与他们极大的关注,而容易被人忽视甚至遗忘的,常常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笔者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有十多年,经常发现每届学生在一些问题上犯同样的错误.其实,在学习过程中学

2、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错误,其出现的原因、形式、性质、层次都是不一样的.有的老师抱着“这些题型我都讲过了”的心理,总喜欢将错误完全归罪于学生,归因于没有好好听课等.如何减少错误的发生,找到错误的深层次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提出了“试误说”的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关的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面对错误,回避不是办法,我们只有正视学生的错误,从学生的角度去模拟出错的情境,体验出错的原因,才能了解其背

3、后的学习障碍!如何让学生正视解题错误,认识错误的深层次原因,减少错误发生的次数?本文将结合自已教学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沪科版七年级下册)内容时,学生犯的一些“典型错误”,谈谈自已在改进教学策略方面的点滴体会.2、常见解题错误原因剖析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犯错误是必然的,应当允许他们犯错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犯错误,是由于学生在重新建构数学知识过程中发生偏差的结果,它本身体现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有道是失败是成功之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犯错误及其对错误的认识,恰恰是学生获得和巩固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害怕学生出现解题错误,甚至对错误采

4、取严厉禁止的态度是大可不必的.教师应做的是通过分析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典型错误,采取相应措施,从而预防和减少学生犯错的机率,帮助学生建构好新的数学知识体系.下面就本学期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部分错误作些分析,为保证其“原汁原味”,许多片断我采用扫描的形式.2.1概念理解上的偏差本学期初学习《第6章实数》:这是一道解方程的题目,意在考查学生对平方根概念的掌握情况片断1:许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将“”理解成一个数的平方根的符号,错误认为表示4的平方根.这显然是将“”与“”混淆了,说明学生对“”的本质没有掌握.显然表示的算术平方根,它只有在时有意义.9

5、2.2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片断2:这是一道考查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计算题,在任教的两个班(共132人)中有20人的计算结果是4,开始我以为一些同学之间相互抄袭所致,但仔细观察发现:正如该学生做的第一步一样,他们都认为=4,显然是受了前三个数的立方根的影响,按照这种习惯的思路去做,自然就把当成64的立方根4了.学习过程中,这种应用知识技能的心理准备状态,教育心理学上称之为思维定势.在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表现为一种思维的趋向性,即总是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去考虑问题.教师经常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概念、定理、公式、法则,并能正确应用,为的是培养学生形

6、成积极的思维定势.然而,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会将思维者的思路引入歧途,或导致呆板的思考,机械地做题,从而束缚思维的发展,最终不能解决问题.片断3:,,,,,3.1415,2.010101…(相邻两个1之间有1个0),这些数中无理数有()A、3个B、4个C、5个D、6个这是一道选择题,我不解有许多学生选择B,我访谈其中几个学生,得知他们一致认为最后一个数是无理数,问其原因都说记得平时做过类似的问题时,它都是无理数,我又问其什么是无理数时?他们也能背出定义.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在拿到题目时,不是重整思路,而是首先看是否做过,若遇到熟悉的题目则

7、按以往的方法进行解决.可见,做过的习题对中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有时甚至会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当学生遇到形式上类似,实质却有区别的题目时,受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错误便接踵而至了.现今数学习题集越来越多了,但也不乏互相转载抄袭的情况.做一定数量的习题确实有助于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然而过多地重复类似甚至相同的习题,学生难免会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他们解题能力的提高和数学思维的发展.一些教师在课堂内施行所谓的“类型+方法”式教学,让学生在题海中找到应付考试的“套路”.久而久之,学生思想就会僵化,形成解题方法的思维定势.一旦接

8、触到类型以外的问题,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不善于另辟途径.过多的机械练习造成学生思路狭窄,只会按“套路”解题,只要题目稍作变动就没有能力解决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根本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在校本作业上出现的题目:“已知、均为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