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神思》篇创作论的现代意义

《文心雕龙·神思》篇创作论的现代意义

ID:9118329

大小:57.4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8

《文心雕龙·神思》篇创作论的现代意义_第1页
《文心雕龙·神思》篇创作论的现代意义_第2页
《文心雕龙·神思》篇创作论的现代意义_第3页
《文心雕龙·神思》篇创作论的现代意义_第4页
资源描述:

《《文心雕龙·神思》篇创作论的现代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心雕龙*神思》篇创作论的现代意义王兰(陕丙师范大学文学院09级文艺学研究生,陕丙丙安710062)《文心雕龙》体大思精,从《神思》到《总术》再加上《物色》篇,“割情析釆”,文学作品从创作构思到语言表达,进行了系统的规律总结,是我国最早关于创作理论的专著,《神思》篇更是创作的纲要,对现代创作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关键字:创作论;物与祌游;祌思1047A1673-0992(2010)09A-0177-01刘勰从他的“征圣”“宗经”的儒家立场出发,对魏晋以来的文论一一作出述评。他反感当时文坛上的形式主义风气,

2、认为那些随时的创作都远离儒家诗教的传统,他写出《文心雕龙》一是为了制止“言贵浮诡”、“将遂讹滥”、“离木弥甚”的额废文风,力图使之摆脱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使文学走向更加二是为了“树德建言”、“敷赞圣旨”,宣扬儒家的正统思想。我们暂且不论刘勰宣扬儒家正统思想在现代的局限性,就他在创作论中提出的创作技巧,和对文学创作高屋建瓴的认识(如对创作中主客体关系的总是题、艺术想象、风格(作家的创作个性)、以及比喻、夸张、声律、綱偶、用典等修辞的用法)都极大地丰富了古代文论知识,这就是《文心雕龙》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甚

3、至在国际上都形成了研究它的“龙学”的原因。《祌思》是“割情析采”创作论的第一篇,为创作论总纲,统摄创作论以下各篇重要论点,主要讲了艺术构思,他的特点和作用以及要进行艺术构思对创作主体的要求,我们主要来讨论他的这些理论对我们今天的写作的启示。一、艺术构思一一祌思刘勰将艺术构思作为创作的第一个问题,把它看作是“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所以他在《神思》篇中花了大量笔墨来讨论艺术构思的问题,“神思”最早出现的意思并不是指人的精祌活动,最早将这一词引入艺术创作领域的是宗炳,他的《画山水序》论述了画家创作的“神思”,陆

4、机的《文赋》:“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吋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训,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等也对“神思”进行详尽的论述。到刘勰这里“神思”确立了在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中的重要地位,专指作家的构思活动,作家的创作构思中的想象活动。“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这是说作家创作构思吋他的精神活动是无边无际的,可以无羁绊地骋游于万物,不受吋空的

5、限制,所以当作家静静地思考的吋候,他可以联想到千年之前,而在他的容颜隐隐地有所变化的吋候,他己观察到万里之外去了。作家在吟哦推敲之中,就像听到了珠玉般悦耳的声音;当他注B凝思,眼前就出现了风云般变幻的景色:这就是构思的效果!由此可见,构思的妙处,是在使作家的精神与物象融会贯通,即“物与神游”的状态。“神”与“物”相伴随并且游,达到物我交融、情境交融的的状态,创作主体的思维才会在想象力的推动下全面展开,进入文章的创作阶段。“神”与“物”游不仅体现的是艺术构思的境界,也深刻体现了创作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创作主体在

6、“虚静”状态中进入与客观事物融于一体的状态,在神思中完成了创作主体的情感孕育和用心体验的过程,通过作家的主观反映社会的客观,所以在艺术构思中,任何想象,幻想都离不开客观事物。“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色》),讲的是创作中主客体关系。要达到“神”与“物”游的状态,创作主体必须要“虚静”状态。“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即在进行构思吋,必须做到沉寂宁静,思考专一,使内心通畅,精神净化。这是作者对构思的要求,要“虚静”。刘勰在《序志》篇中说“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就是说创作主体用心体悟万

7、物的奥秘和生命精神,要求通过“疏瀹五藏,澡雪精神”,以达到“虚静”精神,“虚静”是进入创作状态的前提条件,如果要创作过程都“文思常利”那就要通过“养气”来保证。二、对创作者进行艺术构思的要求《神思》篇中作者要求创作者要有四个方面的素质:“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这四个方面的要求由浅入深,贯穿创作的整个过程。对我们今天的创作有莫大的意义。文学创作者首先要积累素材,如果一个作家对博通古今中外,那他展开想象的吋候就有充分的条件和依据,相反如果一个作家薄闻寡识,那他就不可能奋合理的想象,抑或

8、局限于已冇思域不能展开想像,抑或天马行空的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要积累各种各样的知识。这和我们现代培养写作能力一致,我们平常的阅读、观察都是为了写作积累材料,提高写作能力,就必须要积累大量的素材,不去阅读、不去观察、也不去分析,要谈写作那也只是无米之炊,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总会衰老枯竭。其次,要培养分析事理的能力,对于一个具体的事物进行理性分析,提高作家的识能力,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