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儒家“中庸”思想的几点思考

对于儒家“中庸”思想的几点思考

ID:9130497

大小:6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8

对于儒家“中庸”思想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对于儒家“中庸”思想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对于儒家“中庸”思想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对于儒家“中庸”思想的几点思考_第4页
对于儒家“中庸”思想的几点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于儒家“中庸”思想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对于儒家“中庸”思想的几点思考“中庸”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指人的思想与行为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原则和方法。在理论上,“中庸”思想包含有一定的辩证法因素,但并非真正的辩证法,在实践上,“屮庸”思想既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意义。关键词:中庸;时中;礼制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孔子的思想中有三个内容最为重要,即“礼制”思想、“仁爱”思想和“中庸”思想。尽管孔子

2、大力倡导“仁”,但在以后影响大的却是“礼制”和“屮庸。”“屮庸”之道是孔子思想的方法论。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以“中庸”为最高的道德,可见孔子对“中庸”的重视以及“中庸”在他思想体系中的位置。据《论语?子路》篇载,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涓乎?狂者进取,涓者有所不为也。”“中行”,即以中庸而行之意,孔子将人的品德分成了中、狂、涓三类,中即中庸,是最高的理想。狂者偏激、过分,涓者保守、不足,均不为中,但二者的折衷即不狂不涓则正是屮。这不仅是孔子自身处事之准则,也是他评价他人的根

3、本标准。《礼记?中庸》对“中庸”之德进行了多方面的阐发。它以“时中”、“用中”来解说中庸,时中即随时入中,依条件的不同随时选取适当的标准,用中即不陷于某一极端,随情况的不同而采取恰当的方法。“中庸之道”历来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儒家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平平常常走正道不走邪路,听起来虽然不错,但它在理论上偏离了辩证法的宗旨,在实践屮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第一,在理论层面上,“中庸”思想虽然包含一些辩证法因素,但并非真正的辩证法。据《论语?子路》篇载,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涓乎?狂者进取

4、,涓者有所不为也。”“中行”,即以中庸而行之意,是最高的理想,狂者偏激、过分,涓者保守、不足,均不为屮,但二者的折衷即不狂不涓则正是中。“中庸”思想主张为人处事要恰当、适度,具有一定辩证法的合理因素。但是,“屮庸”思想并非真正的辩证法。首先,辩证法认为,世界上没冇不变的事物,“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一切皆变,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任何事物都有被否定的时候,没有绝对的事物及绝对的真理。但是儒家把“中庸之道”看作天下之正道,天下之定理。《礼记?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木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

5、育焉。”在这里,“中庸”观念已经从方法论上升为本体论,成为永恒的教条,这就与辩证法的精神相违背了。其次,“屮庸”思想表面上是神圣的教条,实质上是空洞的抽象。适当、适中是相对于既定的标准而言的,如果没有既定的标准,也就没有“中庸”。如果是面对未知的事物,没有了标准,哪里来的中庸?一件事情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一种知识我们不具备,怎么能够知道什么是中庸?实际上,人类的知识都是在探索中发展起来的,在探索中人们知道了该怎样组织社会,该怎样处理人际关系,在探索中获得自然科?w的知识,在跌跌撞撞的摸索过程中,人们不免犯各种各样的错误,

6、有时过有时不及,有时甚至错得离谱,正是在无数的错误屮,人们才总结出经验来,知道什么是偏激,什么是极端,什么是中庸。如果我们一幵始就把中庸作为一种标准和方法,岂不是取消了探索的可能性?牛顿说光的木质是粒子,忠更斯说光的本质是波,后来人们发现光的本质是波粒二象性,牛顿与惠更斯都不“中庸”,然而如果没有他们的偏激,怎么会有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以“屮庸”为原则实际上等于没有原则。“屮庸”本身并不是一个可以独存的立场,它的立场要根据其它的立场来定,它要寄生于其它立场之上。在某种情况下,它能够混淆黑白、不问是非。因为,在善与恶之间,在

7、真理与谬误之间玩弄屮庸,其结果只能倒句滑头主义。当然,孔子反对不讲原则,处处讨好的滑头主义,他说:“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乡愿”就是滑头主义的老好人。《礼记?屮庸》引孔子的话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而时中。”“时中”就是与时俱迁,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利弊选择用中,不拘泥于僵死的教条规范。孔子提出“权”,即通达权变的思想,强调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就是说“中庸”是灵活多变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但这样一来,“中庸”就没有了客观的标准。一个人规规矩矩,按常规做事,四平八稳,没有出错,那么,他是具有“屮庸”

8、这一“至德”的君子呢还是滑头主义的“乡愿”小人?一个人做事不合常规,他是不符合“中庸”的小人呢还是“时中”的君子?在这个意义上,“中庸”已经滑为了诡辩论,这与辩证法的精祌相去甚远。最后,“中庸”这种道德是以不“中庸”即不道德为前提的。孔子说:“叩其两端而竭焉”,有了两端j可能有“中庸”。两端或者是过,或者是不及,都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