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宁夏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ID:9135423

大小:7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8

宁夏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_第1页
宁夏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_第2页
宁夏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_第3页
宁夏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宁夏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宁夏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王霞宁夏回族自治区种子工作站收稿日期:2017-09-19Received:2017-09-191现状近年,宁夏积极建设种子基地,努力培育龙头企业,着力推动种业科技创新,在供种保障、品种管理、质量监督、种业服务四个方面有了长足发展,为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是种子基地趋于优化。繁制种产业不断向优势区集中,形成了青铜峡市杂交玉米制种、固原市马铃薯种薯繁育、平罗县蔬菜繁制种和引黄灌区稻麦扩繁核心产业带,种子基地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五化”迈进,产业布局更加优化。年均繁制种面积稳

2、定在4万hm2左右,生产各类农作物种子4.8亿kg,繁制种产值达到4亿元。区内外规模种子企业在优势产区建立了稳定的种子生产和加工基地,进一步增强了产业聚集优势。二是新品种引育试验示范步伐加快。为加速新品种推广步伐,针对宁夏实际情况,每年从自治区区外引进小麦、水稻、玉米等各类农作物新品种幵展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72组797个品种265点次。通过引育试验示范推广,年均推介主推品种超过50个,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作物良种商品化率分别为44%、88%、100%,良种覆盖率达到92.5%以上,为宁夏粮食连续“十三”连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良种推广成效显著。在宁夏不同生态类

3、型区域建成30个新品种展示示范园区,展示示范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瓜菜、杂粮等农作物新品种7000个次超过666.7hm2,展示示范品种涵盖了所有生产上应用的品种。充分发挥园区W间课堂作用,每年开展农民培训观摩20场次超过6000人次,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累计推广新品种33.3万hm2,增产粮食1.5亿kg,增加产值3亿元以上,为宁夏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四是种子企业实力逐步增强。截止2016年底,全区种子企业126家,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企业有25家,各类种子经营户近2000户,全区种子企业总销售额9.97亿元。15

4、家省级种子企业组建了自己的育种团队,2016年育种创新自主投入资金达到5000万元,企业育种创新能力逐步加强,向建设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迈出丫坚实步伐。五是市场监管水平显著提高。按照属地管理、检打联动、部门协同、标本兼治的原则,以玉米、小麦、水稻为重点作物,以粮食生产大县、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和违法事件高发区为重点地区,紧盯基地、品种、企业、市场重点环节,严查生产经营资质、生产经营档案、种子质量、品种审定授权及种子经营备案,依法处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近年,查处种子案件187起,处理违法违规行为259人次,查处违法种子12.3万kg,调解种子纠纷696起,挽回经济损失超

5、过900万元,有力地浄化了市场环境,防止了假劣种子流通。2现阶段种业发展特点和趋势2.1现代种业发展进入新阶段近年,国务院先后颁布实施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以及《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等纲领性文件。2016年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修订后的《种子法》)正式颁布实施,农业部修订了品种审定、生产经营许可、标签管理等配套规章,意味着我国以修订后的《种子法》为核心的现代种业法律和政策体系基本构建,种业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伴随着修订后的《种子法》实施,农业部下放了一部分行政许可和

6、管理权利,开辟了品种试验和审定“绿色通道”,加快种业权益改革,全面启动了国家级三大基地建设,认定首批区域性良繁基地(西吉县、平罗县分别认定为马铃薯和蔬菜区域性良繁基地),推动力度很大,步子很快。2.2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种业提出新要求从市场需求看,高品质、口味好、更安全、更健康的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大,其价格也不断上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向这个方向改,关键就在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上。在宁夏从主要农作物来看,小麦重点要解决山区冬小麦品种退化混杂和以粮代种问题;水稻要解决主导品种不突出、品种多乱杂问题;玉米要解决品种专用化问题;马铃薯要解决主食化品种少和脱毒种薯

7、推广普及问题;小杂粮、蔬菜等经济作物、特色作物品种的引育和管理更是亟待加强的短板。2.3技术创新为种业发展带来新动力生物技术、分子检测技术、信息技术在种业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种业育种、生产经营、管理的变革。传统育种育成一个品种要经过8~10年时间,时限长,工作量大,而生物技术的突破,使定向改造和高效选择更加精准便捷,育种由随机向定向、可设计转变,新品种“按需定制”正成为现实;分子检测技术建立了品种独特的分子指纹图谱,能够对品种的真实性进行准确鉴定,为品种管理、执法、维权提供有力支撑;互联网、物联网信息技术在种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幅提高丫数据处理效率,推动丫育种、制

8、种、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