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hangman骨折患者的治疗

浅谈hangman骨折患者的治疗

ID:9141045

大小:7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9

浅谈hangman骨折患者的治疗_第1页
浅谈hangman骨折患者的治疗_第2页
浅谈hangman骨折患者的治疗_第3页
浅谈hangman骨折患者的治疗_第4页
浅谈hangman骨折患者的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hangman骨折患者的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Hangman骨折患者的治疗杨方军杜世艳朱颖尚丽曲建波王晶莉(黑龙江省医院150001}【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7-0106-02【摘要】目的讨论Hangman骨折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骨折的稳定程度,大多数患者釆用密切观察的非手术治疗,可以取得仅有最小畸形的坚固的骨性愈合,不融合的发生率很低。【关键词】Hangman骨折治疗枢椎椎弓峡部骨折,最早见于被施行绞刑者,故称Hangman骨折。当椎弓骨折后,两骨折段分离,椎体可发生脱位,故又称之“创伤性枢椎滑脱”。枢

2、椎上下关节突呈前后排列,上关节突在前,位于齿状突基底两侧侧块表面;下关节突在上关节突后下方与第3颈椎上关节突联结,在两关节突之间为一狭窄骨质连续,通常称该部为狭窄的峡部。其间又有一个椎动脉孔(横突孔)穿越,故在解剖学上属于一个脆弱部位。下面将Hangman骨折患者的治疗情况分析如下。1损伤机制1.1超伸展外力是枢椎椎弓断裂的一个主要的损伤机制。1.2绞刑中使用颏下绳结的机制。己有大量的研究确定这种损伤,称为Hangman骨折。骨折发生在侧块最前面的部分,或进入椎弓根,并有前纵軔带、椎间盘和后纵韧带的断裂。其损伤机制是过伸加上突然和猛烈的牵张暴力,造成颅颈分离,即枢椎椎体和枕寰结构作

3、为一个整体向上分离,后方的枢椎后结构与颈3的连接仍是完整的,常造成脊髓横断并立即死亡。1.3在车祸或跳水事故中,损伤机制为过伸和轴向压缩暴力。伸展是由于身体前冲,前额撞击在倾斜的车窗玻璃或游泳池底所致,也涉及了轴向的压力,可能还有旋转的成分。相当多的枢椎骨折伴随颈3椎体压缩性骨折,还有不能用一种简单的伸展机制来解释的损伤,如低位颈椎的关节突骨折,这提示轴向压应力的存在。与绞刑中过伸伴收缩和牵张暴力相反,汽车事故或其他减速事故中是过伸伴轴向压缩暴力作用于枢椎。1.4屈曲损伤也可能是Hangman骨折的原因,但这种情况较少。实际上,枢椎椎弓根骨折,•其损伤的各种外力组合依据涉及的具体暴

4、力矢量而定,包括暴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及作用时间。总的来说,暴力到达时脊柱各结构的位置,特殊患者其脊柱结构的独特的力学特征,都决定了特别的损伤、破坏的结构部位和移位的程度。当观察到创伤性枢椎前滑脱吋,X轴的弯曲是致伤暴力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最可能涉及的机制是过伸性暴力。2分型2.1Francis分类按照骨折移位、成角和初带的不稳定情况将Hangman骨折分为5个等级。移位的测量是在侧位片上枢椎、C3椎体后下缘分别画垂线,测量垂线距离。成角是枢椎、颈椎体后缘分别画线,测量两线交角的度数。I级骨折被认为是稳定的。II〜IV级骨折是不稳定的。V级骨折意味着移位超过颈3椎体矢状直径的一半,

5、或成角畸形己造成至少一侧颈2、3间隙大于正常颈椎间盘的高度。2.2Effendi分类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将其分为3型。I型:稳定骨折,骨折线可以涉及椎弓的任何部位,颈2〜3椎体间结构是正常的。II型:不稳定骨折,枢椎椎体显示屈曲或伸展的成角,或明显的向前滑脱,颈2〜3椎体间结构己有损伤。III型:移位的骨折,枢椎椎体向前移位并有屈曲,颈2〜3小关节突关节发生脱位或绞锁。2.3Levine-Edwards分类根据骨折的形态和稳定程度,结合损伤机制,将创伤性枢椎滑脱分为4型。I型:骨折有轻微的移位,韧带损伤轻微,是稳定的骨折,占28.8%。损伤机制是过伸加轴向载荷造成枢椎椎弓在伸展位上断

6、裂。II型:骨折冇超过2mm的前移和不显著的成角,是稳定骨折,占55.8%。损伤机制是过伸和轴向载荷引起椎弓近乎垂直的骨折,随后突然的屈曲导致椎间盘的后部纤维伸展和椎体的前移和成角,C2、C3椎间盘可因这种损伤机制中涉及的突然屈曲成分而破裂。IIA型骨折是II型骨折一种变型,C2、C3间显示严重的成角和轻度的前移,骨折线通常不是垂直,而是从后上到前下斜形通过枢椎椎弓,占5.8%。损伤机制是屈曲占主要成分并伴有牵张成分的暴力。III型:双侧椎弓根骨折伴后侧小关节突的损伤,通常伴冇椎弓骨折的严重移位和成角,及一侧或两侧的小关节突脱位,占9.6%。损伤机制是屈曲暴力加轴向压缩。3临床表现

7、从解剖结构上看是十分危险的损伤,但神经损害的发生率较低,病情多不严重。脊髓损伤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甚至当椎体前后移位达椎体前后径1/3时也未发生因脊髓完全损伤而死亡。可合并头、额面部损伤及气管损伤。最常见的几种临床表现如下:最常见的症状是颈部疼痛和僵硬;苏次是麻木和无力,外伤史是明确的,常是车祸或坠落;另一临床特点是合并有头和颌面部的损伤,位于前额或下颌,多为皮肤挫伤;冇吋可冇其他椎体和长骨的骨折。4辅助检查4.1X线影像特点X线的典型表现是枢椎椎弓根部断裂。骨折移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