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进路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进路研究

ID:9145406

大小:6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进路研究_第1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进路研究_第2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进路研究_第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进路研究_第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进路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进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进路研究王琳中国矿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木质体现,其要内化为广大农民的自觉愿望和精神追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改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农民文化素质、精神面貌、思想道德境界和农村基层组织传播等之间的矛盾,通过扎实推进文化知识下乡基础工程、树立“以人为本”的宣传理念、坚持宣讲“三贴近”原则、开展乡土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提升基层干部的素质等路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大众化;乡土化;王琳(1979—),男,河南周口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思

2、想政治教育学院研宄生,商丘师范学院教学部主任。2017-06-20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宂一般项目(2017-ZZJII-406)Received:2017-06-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范畴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问题,也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问题。众所周知,以农业人U占多数的中国,农村是最大的区域,农民是最多的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在这个最大的区域和最多的群体里开花结果并内化为广大农民的自觉愿望和精神追求,其任务才算胜利完成,其价值才能真正发挥。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教育不仅耍占领城市的阵地,更耍覆盖广大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传播过程中立足乡村实际,扎根乡土生活,融合乡土文化,彰显乡土气息,体现乡风乡俗,最终内化为价值信仰,外化为自觉行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易懂、更形象、更群众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不仅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员环境,使农民的思想意识与核心价值观要求达到一定意义上的一致,实现社会稳定,促进农村民主进程,而且能够对农民进行正确的道德文化观念教育,让他们科学区分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文化的差异,从而形成持久而稳定且积极健康的思维方式和行

4、为习惯。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面临的问题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薄弱环节在农村,而农民综合素质偏低是制约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瓶颈,因为普通群众往往关注的是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利益,而非宏大叙事式利益满足和思想理论的恢弘。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要求(求真性)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的不合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它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性质和方向,因此,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色不变最根本的就是耍始终如一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因为马

5、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为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大势,明辨社会意识形态屮主流和支流的锐利武器,因此,只有践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冰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近年来,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的宣传力度很大,但是农村仍然是薄弱环节。笔者以村两委会成员、老党员、一般群众为受访对象,在河南商丘和周口的13个乡镇街道和库管委组织了一次抽样调査。问及“你是否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选择“听说过”的受访者仅占35.6%。从

6、调查结果来看,就农民所掌握的知识广度和深度而言,他们还难以理解理论深奥、表达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当然我们反对马克思主义庸俗化),同时低文化素质也影响了农民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制约农民学习潜能的发挥。因此,农民文化素质的现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要求存在矛盾。(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追求(求美性)与农民的精神面貌不协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彰显的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核,是民族文化中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这种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光大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

7、薪火相传的根源所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需要伟大而善美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支撑,而这种支撑更多又来自面朝黄土背朝天且憨厚淳朴的农民群众,这一点,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均得到了有力的佐证。然而,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民族优良传统被蒙上了阴影,社会中的好人好事、与人为善等时代精神遭受质疑。某些党员干部的腐败行为,又给一心为民的党员队伍美好形象带来丫消极影响,而这些不良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了不少农民的纯粹心理和崇高精神,异致他们对主流思想倡异的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情操产生怀疑,导致农

8、民积极的精神面貌受到极大影响,也使得提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受影响的农民精祌面貌存在不协调的现象。(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