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大明宫国家遗址考古公园历史文化

浅谈唐大明宫国家遗址考古公园历史文化

ID:9147548

大小:68.9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9

浅谈唐大明宫国家遗址考古公园历史文化_第1页
浅谈唐大明宫国家遗址考古公园历史文化_第2页
浅谈唐大明宫国家遗址考古公园历史文化_第3页
浅谈唐大明宫国家遗址考古公园历史文化_第4页
浅谈唐大明宫国家遗址考古公园历史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唐大明宫国家遗址考古公园历史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唐大明宫国家遗址考古公园历史文化[摘要]唐代都城长安,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鼎盛时期的国都。唐大明宫是当时世界上建筑艺术经典之作。唐大明宫国家遗址考古公园的建成,让辉煌灿烂的唐代文化又焕发出新的光彩。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宄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己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大明宫;国家遗址考古公园;文化遗产?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大明宫是唐朝的皇宫,规模宏大,格局完整,

2、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唐大明宫遗址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唐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已作为丝绸之路跨国申报文化遗产的重要节点项目,获批为世界文化遗产。唐大明宫国家遗址考古公园位于丙安市火车站北大约1公里处的龙首原上。龙首原地势中部高、南北低,大明宫就建在龙首高原之上。大明宫是唐朝在长安新建的一处宫殿区。唐长安城始建于隋朝幵皇二年(582)六月,名“大兴城”。唐朝加以修建和扩充,改名‘长安’。在宫殿营建方面,以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规模最大,时称“三大内”,分

3、别位于长安城内和城北禁苑一带2007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开始兴建,2011年10月1日正式面向世人开放。建成后的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为中外游客游览休闲的旅游胜地。大明宫位于唐长安城东北禁苑之中,亦称“东内”。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十月,唐太宗李世民为其父太上皇避暑,由百官捐资而建大明宫。初名“永安宫”,次年改名为“大明宫”,后因太上皇驾崩而停建。唐高宗龙朔年间(661〜663),征收关内雍、同、岐等16州赋税,并减京官一月俸禄,巾司农少卿梁孝仁主持大规模营建,时称蓬莱宫。长安元年(701)H^

4、一月,复称“大明宫”。自龙朔三年唐高宗由太极宫徙居大明宫至唐末的200余年,唐代皇帝多居此宫听政,大明宫由此成为唐朝长安的主要宫殿和政令中心。唐高宗在大明宫听政约11年,此后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等17名皇帝在大明宫居住听政。大和九年(835),文宗与宰相李训等密谋消灭擅权专政的宦官集团,在含元殿朝会时,预先埋伏金吾武士,又诈称左金吾仗院降存甘露。因走漏消息,宦官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入宫劫持文宗,并将李训等许多朝臣杀死,时

5、称“甘露之变”。事变就发生在宣政殿、含元殿及金吾仗院一带。大明宫面积3.3平方公里,平面布局南部呈长方形,北部呈梯形。大明宫宫城长7628米、宫城置门11座。南墙5个门:延政门、望仙门、丹凤门、建福门、兴安门。西墙2个门:九仙门、右银台门。北墙3个门:银汉门、玄武门、凌霄门。东墙1个门:左银台门。丹凤门是唐长安大明宫宫墙南正门,开5个门道,上建筑有巍峨城楼。丹凤门并非一般的城门,它的地位、性质如同太极宫的承天门,与含元殿相匹配,是皇帝举行改元、登基、大赦等外朝大典之处,是颁布皇朝政令、举行礼仪的重要场

6、所。唐玄宗以前,大赦、改元的大赦令多在太极宫的承天门宣布;唐肃宗执政后,皇帝起居在大明宫,故而大赦、改元诏令改在丹凤门宣布。肃宗改元、德宗登基大典及穆宗、武宗、宣宗等大赦之典都在丹凤门门楼上举行。同时,皇帝也常在此处宴请各国来使与各民族贡使,如唐玄宗就曾在丹凤门宴请契丹、突厥等使者。大明宫内供皇帝朝政、居住的建筑有40余座。主要的宫殿建筑有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延英殿、麟德殿、三清殿等宫殿,分布在宫殿内南北中轴线及东丙两侧。含元殿是大明宫前朝第一座正殿,位于龙首原南沿之上,殿基高于地面15米,含元殿

7、面阔13间,进深5间,殿外四周有宽约5米的“玉?A”三级,东西两侧建有向外延伸的阁楼,东名翔鸾阁、西名栖凤阁。殿内之问有冋廊相互连接。殿前有龙道尾通至大殿。李华《含元殿赋》云:“左翔鸾而右栖凤,翘两阕而为翼。”含元殿整座建筑似大鹏展翅,建筑宏伟壮丽。含元殿是外朝时举行盛大庆典、朝会、听政的场所。所谓“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冕旒”,就是描写含元殿大朝会的盛况。另外,册封、改元、大赦、受贡、献俘等大典及殿试举人等活动,亦多在殿举行。宣政殿位于含元殿北约300米,为大明宫内第二大殿,建于龙朔二年(662),规模

8、与含元殿基本相同。宣政殿的功用是:皇帝御见朝臣、使贡与册封、策试举人之处。殿东西有门下省、中书省及弘文馆、史馆、殿中内省、御史台、命妇院等中枢机要官署。如乾元元年(758)正月,李隆基之授国玺,贞元二十年(805)正月德宗死,会群臣、宣太子、颁即位遗诏,及代宗改元广德,穆宗和敬宗之受尊号,都在此举行。麟德殿位于大明宫西北部太液池西侧隆起的高地上,修建于麟德年间。殿阔11间,进深17间。中殿力二层建筑,上称景云阁。后殿东西各置一楼,东称郁仪楼,丙称结邻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