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远足径体系规划研究

深圳远足径体系规划研究

ID:9148508

大小:4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9

深圳远足径体系规划研究_第1页
深圳远足径体系规划研究_第2页
深圳远足径体系规划研究_第3页
深圳远足径体系规划研究_第4页
深圳远足径体系规划研究_第5页
深圳远足径体系规划研究_第6页
深圳远足径体系规划研究_第7页
资源描述:

《深圳远足径体系规划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深圳远足径体系规划研究周旭平鲁开宏范冰张晔深圳市绿化管理处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院(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深圳绿道的全面建成,对市民生活起到了方便出行、增加交通选择、快速抵达休闲目的地等作用。但仍缺乏与城市居民多样性和个性化的休闲健身诉求的全而对接。为此,提出了在深圳建设“远足径”的设想,让休闲健身融入到大自然。在实地研究基础上,确定深圳远足径规划线路为一线两径七局域网,并就远足径与生态控制线的关系、被动保护不如主动恢复、借助远足径创建生态系统公园等问题进行Y探讨。关键词:远足径;休闲健身;市政设施;半.

2、态保护;深圳;据笔者连续五年的调研,周末市民出行和消费都以每年io%以上的速率增长,休闲方式也越来越个性化和专业化m。为满足快速增长的市民休闲健身生活需要,到2015年底,深圳已建成和当完备的绿道系统,方便了市民出行、增加交通选择、并且能快速抵达休闲目的地,受到了广泛好评m。但是,在近年的使用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不能完全满足市民休闲健身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的问题,笔者针对此问题开展y深圳远足径的项A研宄,将初步结果总结整理如文,供业界参考和探讨。1绿道存在的问题深圳绿道建成完善投入使用的几年里,深圳市城管局

3、及项B组进行追踪调查,发现存在以下突出问题:l.i林间小径较绿道使用率更高在绿道与林间小径并存的郊野公园,超过60%徒步者选择走林间小径,市民感觉林间小径更加舒适,可以随意停留,观察动物、植物及各种自然现象。1.2绿道硬件不足深圳绿道一般宽4飞m,这样的尺度进入林地、草地、湿地、沿线等都显得过大,对自然环境有明显的破坏;路面过于平坦硬化,不适合延伸接入自然保育地;绿道缺乏绿化遮荫问题突出。这些因素都难以实现市民舒适惬意步行及全身心享受大自然。1.3无法满足亲子及科普活动需要近年来市民对家乐活动及青少年自

4、然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绿道不能够提供直接在大自然中开辟家乐活动及科普教育的设施。2远足径相关概念的引入2.1“远足径”的概述在日常生活中,远足指与旅行、休闲、康体、研学有关的较远距离徒步,隐含进入自然、荒野或乡村的意思。被人们经常用于远足活动的小路,就是“远足径”。这样的泛化概念自古就有。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欧美开始有人提出为满足H益增长的远足活动需要而主动建设远足径U1。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香港开始建设远足径。但欧美及香港都是根据本地自然地理、需求差异、规划设想和建设条件等,给出一个本地域可

5、操作的概念,不能照搬。2.2深圳“远足径”的概念及内涵借鉴香港远足径的经验,结合深圳城情,木文将“远足径”概念定义为:为丰富城市居民休闲健身生活,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准而特别设立和建设,与景观、郊野类公园及自然保育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专门的步行路径。具备如下内涵:1)是一套步行径,与景观、郊野类公园及自然保育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公共基础设施;2)不是任意的森林或郊野小路,是政府特别设立和建设的专门的步行路径;3)远足径可以丰富城市居民休闲健身生活,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准。3主要研宄内容项目采用现场定点观察、监测

6、监控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并与香港的远足径进行比较,总结整理出深圳市远足径的系统构成、选线规划和生态保护措施。3.1系统构成由乡间或自然小道组成的体系,为市民提供许多休闲活动的完整的多因子系统。包括9个构成要件:1)乡间或自然步行小径:是远足径系统的主体,为了功能或连接的需要,可以加入少量城市或商业区通道。2)分类路径:依据市民休闲活动的普遍需要,远足径分为家乐径、观光游玩径、长途远足径、自然教育径、晨练径、休闲商业专门径等六类。3)分级线路:完整的远足径系统是由不同级别的线路组合而成的基础设施。既可让市民

7、广泛参与,乂满足专业郊野运动人士需要,为适应这种巨大的差异性需求,根据木地的实际情况并参照香港的做法,把远足径按照不同星级分为4个级别(表1)。4)局域远足径系统:为Y避免远足径过于单调、冗长、乏味,有条件的地方开辟局部的次级系统,称之为远足径局域网。局域网借助郊野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设立,既提供远足径的游行乐趣,乂增加市民对于上述公园的参与,还借助公园己有的频道网络大大降低远足径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5)观景点:亦可称为远眺点,用于远眺观景m,既是一项活动内容,又是一项享乐内容,还是一项情感内容。

8、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因地制宜建造的人工景观、建筑设施以及商业活动的观景点。6)专线:是远足径上通向特别位罝的专门线路,比如通向就近的人文历史遗迹、自然地质或生物遗迹、特殊观景位置等的线路。专线通达的位置一般会是盲端。7)活动场地:远足径系统里的一些活动场地,像健身、亲子娱乐、自然教育等。为丫保护生态环境并且不破坏远足径的整体形象和氛围,这类场地不宜太多,应控制设立在远足径的交通接驳枢纽、人流较大的局域网等处。8)支持点:满足特殊情况发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