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交叉口行人-自行车共享道的选择效用及优化

224-交叉口行人-自行车共享道的选择效用及优化

ID:9230268

大小:750.93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4-24

224-交叉口行人-自行车共享道的选择效用及优化_第1页
224-交叉口行人-自行车共享道的选择效用及优化_第2页
224-交叉口行人-自行车共享道的选择效用及优化_第3页
224-交叉口行人-自行车共享道的选择效用及优化_第4页
224-交叉口行人-自行车共享道的选择效用及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224-交叉口行人-自行车共享道的选择效用及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交叉口行人—自行车共享道的选择效用及优化吴炜光闫星臣陈峻【摘要】针对非机动车对共享道选择概率低下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交叉口共享出口道使用者基本交通特性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初步获取出行者对共享道的选择特性以及影响非机动车选择共享道的可能因素,再根据交通调查得到的共享道和机动车道的交通量、速度数据,确定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对交叉口共享出口道选择概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选择效用相关的二元Logit模型。最后,在分析非机动车共享出口道选择概率模型特性的基础上,给出了交通优化设计方法,有助于提高非机动车对共享道的选择概率。【关键词】行人-自行车共享道;运行特

2、性;影响因素;选择概率模型;优化设计方法0引言随着机动车出行量的迅猛增长,在有限的道路资源约束下,新建和改建道路的慢行交通逐渐成为被压缩对象,出现了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合并的新型道路资源配置形式—“行人-自行车共享道”(简称共享道)。但由于非机动车与行人混行交通流之间相互干扰,共享道的设置效果并不理想,表现为在某些交叉口,非机动车对于共享道的选择率低下,往往追求更高的行驶速度违规驶入机动车道,导致严重的机非混行,不仅降低交叉口处机动车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而且对违规行驶的非机动车出行者自身构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国内与行人-自行车共享道相关的研究较少。谢

3、之权分析了自行车在共享道上的交通流特性;於昊建立了共享道服务水平模型,提出服务水平的6级划分标准;周钊探讨了非机动车道的利用率与车道宽度、横断面形式等道路物理因素的关系。而国外的慢行交通无论是方式组成,机非冲突还是运行特性均没有国内的复杂,研究结果不适合直接引用。因此,目前如何明确、量化共享道选择概率的影响因素,如何提高选择概率等几方面研究是非常必要且有意义的。1交叉口共享道出口处的非机动车交通特性分析非机动车包括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在通过交叉口,到达交叉口共享道出口的过程中,体现以下行驶特性:(1)排队长度与停车数量关系行车排队密度随车道宽度的

4、增加而线性递减,在排队初期车道留有1m左右的车道供右转自行车通行,当排队长度超过20m后,排队自行车占满整个车道并且后须到达自行车开始1填补前面的空隙。(2)非机动车的启动特性1在信号交叉口内,一方面绿灯初期,自行车的启动反应损失几乎为零,而机动车则有2s左右的启动反应时间,另一方面自行车骑行者的路权意识和遵守交通规则意向都普遍弱于机动车驾驶员,表现为红灯相位结束前2~5秒钟内自行车提前启动,因此自行车队的前排车辆较机动车率先驶入交叉口。(3)非机动车流的膨胀效应非机动车启动后尤其在加速过程中,其横向宽度要求增大,表现为排队自行车流的膨胀特征,自

5、行车和电动自行车混合车流的膨胀特征更加明显,出口道宽度较窄,自行车车流需要汇聚驶入出与车之间距离拉近,速度降低,整个自行车集群轨迹呈现梭形,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图1自行车集群梭型图(4)非机动车对车道的选择特点由于处于共享道外侧,车速较高,共享道出口道为拥挤,率先到达共享道出口道的自行车骑行者特别是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往往会选择进入空旷的机动车道行驶,而后随着机动车的逐渐到达占据机动车出口道,共享道上行人和自行车的逐渐消散,再者考虑行车安全因素,自行车骑行者对共享道的选择选择概率会上升。2交通调查与数据获取2.1非机动车出行者共享道选择的问卷调查

6、为了充分了解非机动车在交叉口出口处进行道路选择时所考虑的因素,本文首先拟定对非机动车出行者进行问卷调查,以分析影响其选择共享道的主观因素。共回收有效问卷210份,整理影响共享道选择的因素,如图2所示,按重要性排序归类有:各种交通流量因素;机动车道与共享道路的速度差异因素;共享道有效宽度因素;共享道上的综合障碍物因素;自行车的跟车效应因素。针对以上5类影响因素,本文进一步对共享道宽度、障碍物等静态设施条件以及交通流量、机动车道与共享道路的速度差异、自行车的跟车效应等动态交通状况实施调查。2跟着前方车走无交警限制石墩、停车等障碍物交叉口过街行人干扰机

7、动车道车辆少机动车道行驶速度快共享道窄共享道人多拥挤01020304050607080百分比%图2不选择共享道的原因分析2.2共享道设施调查在实际的流率统计中采用共享道有效宽度,即自行车道实际宽度与车道两侧预留的路侧带宽度的差值。路测带宽度预留的因素包括受路缘石、栅栏及分隔带的影响,以及由于路边停车、商贩报亭等障碍设施造成的干扰。交叉口共享道出口影响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进入的石墩数也应做记录,作为固定障碍物。固定障碍物和动态障碍物最终应当进行等价这算转化,统一成综合障碍物,作为影响(电动)自行车的选择概率的因素。共享道路段上的一些道路状况,诸如移动

8、摊位、报亭设施、临时停车、驻足行人和道路平整度等等很多方面,难以量化,因此本文从道路使用者的感知条件出发,提出“共享道路段服务感知等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