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1《包身工》说课稿2篇

新人教版必修1《包身工》说课稿2篇

ID:9258931

大小:2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25

新人教版必修1《包身工》说课稿2篇_第1页
新人教版必修1《包身工》说课稿2篇_第2页
新人教版必修1《包身工》说课稿2篇_第3页
新人教版必修1《包身工》说课稿2篇_第4页
新人教版必修1《包身工》说课稿2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必修1《包身工》说课稿2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说教材        《包身工》是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报告文学, 是我国报告文学的开山之作。在教学中,有些新教师授课因为“选材不严”,往往觉得时间不够用,而有些老教师授课因为“开掘不深”,对主题常常没有点“透”,功亏一篑。怎样体现出它的特点,使教学也呈现出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呢?经过思索,我打算采用这样一些方法:          一、争取时间,长文短教     我首先将熟悉课文这样一个程序交由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完成, 通过布置:(1)“思考和练习”五─准备讲述包身工的故事。(2)请给包身工下个定义

2、,指明课文中对包身工的提法,并用课文中的内容具体解释这样两个作业敦促学生对课文进行琢磨和钻研。     上课时我单刀直入,撇去枝叶,以检查预习的名义直奔主题, 先由两名学生讲述“包身工”和“芦些棒”的故事,再由其他学生汇报自己做预习第2题的答案,并在学生讨论,评议的基础上让他们明确:(1)包身工是旧社会一种变相的贩卖奴隶的形式,被贩卖的是女孩子,由承包人送到工厂做工,身体无自由,工钱全归承包人所有。(2)课文中的提法是“包身工”他们的身体,已经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包给了叫做“带工”的老板。“包”的标志是事先立了

3、“包身契”。“奇妙”之处不仅在于这些女孩子近乎被拐骗,而且是一仆二主:一主是日本资本家(工头是拿摩温);另一主是中国二老板,带工的。日本资本家称她们为“试验工”、“养成工”;中国带工者称她们为“包身工”。(3)作品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包身工这一罪恶制度存在的根源,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反动统治。(4)标题中的“包身”二字,突出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对中国女童工的残酷剥削的罪行,控诉了他们的野蛮残暴的统治手段,以激起人们的义愤和同情,这是全文的中心思想。     在让学生讨论,明确上述内容的同时,我在黑板上设计了

4、如下板书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日本资本家拿摩温半殖民地     包身工  奇妙  一仆二主      中国二老板带工的半封建    (主题)  包   包身契     通过解释含义,明确了主题之后,我再提纲挈领,让学生设想和揣摩怎样围绕主旨选材和谋篇布局,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     二、开辟空间,将语文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我首先让学生来设想:如果让你来写一篇这类(包身)题材的文章,你认为首先应当从哪些方面去选材。在他们回答出“吃、住、劳动、待遇(虐待)、来历、身份、雇主雇佣的原

5、因、它的现状和未来”等内容之时,我一方面注意运用选材的注意点进行启发和评价,“宕开一笔”式地顺便训练他们选材,一方面又提示他们:感性的内容和的内容,记叙和议论相得益彰,不可偏废,写文章时应注意将它们结合起来。     随即我又追踪设问:“如果收集到了这样一些材料,你认为应该按什么结构把它们组织起来?”并出示在后面的结构提纲中用到的、有意打乱的一组方框(编上号),让他们练习排列法,由本人写到黑板上,让其他同学进行比较、鉴别、然后肯定这样的一种结构比较好,而这也正是《包身工》一文的结构,(见本文后所附“板书设计

6、”)。     在接下来向学生讲析这样一种结构为什么好(即把握住了读者心理规律)的道理时,我屏弃了一般人常用的从理论上说明的方法,运用贴近生活,和学生展开对话的方法,用一些相似的生活情景设问,让学生自己说出此时的“心理规律”(如看到可怜之人会产生──关切和好奇的心理,看到一家企业全是童工会纳闷──为什么不用成年人;看到某单位效益不错,但职工的生活、劳动条件没有改善,会思考──职工创造的财富到哪里去了等等)。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心悦诚服,使教学过程更有启发性和说服力。     最后我再利用结构图表讲析作者的思路

7、,对全文进行小结。指出作者实际上安排了主、副两条线索。主线将包身工的种种惨状综合在一天的生活过程之中,从早写到晚,反映包身工非人的生活。一天如此,365也就可想而知了──以小见大。副线以议论、说明为主,材料翔实,条分缕析,对包身工制度作了深刻的揭露与抨击。主线是感性的,副线是理性的,两条线索先交织,后交汇;虚实相生,一气呵成;而又纵横开合,有广度,有深度,使读者对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既有角目尺心的直观印象,又有深入全面的历史认识。文章最后的一点亮色,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第一教时的这样一种小结实际上已为

8、在第二教时转入对关键章段句词和议论中富有哲理的警句的分析作了一个很好的过渡,(第一课时的作业就设计包括了“思考和练习”三──分析警句的内容)。第二教时开始,我在上承第一教时的结尾,说明关键章段句词和警句对于理解课文的重要性之后,随即让大家讨论并明确对这些关键章段句词的正确理解,“思考和练习”三的正确答案。讨论时要求学生运用语法和修辞知识进行。     在第二教时紧接着讲授报告文学的特点时,我的做法也是让同学们在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