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word配套教案

2017秋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word配套教案

ID:9259715

大小:3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25

2017秋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word配套教案_第1页
2017秋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word配套教案_第2页
2017秋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word配套教案_第3页
2017秋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word配套教案_第4页
2017秋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word配套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秋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word配套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2愚公移山主课件配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3、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4、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过程与方法1、学生预习,教师重点讲解,辅导课堂讨论。2、诵读法、辩论法、品读法、理读法、延伸拓展法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发扬寓公精神,克服困难、勤奋进取,移走学习中的“太行、王屋山”。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教学重点: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教学难点:把握愚

2、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教法学法:诵读法辩论法品读法合作探究法延伸拓展法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播放《愚公移山》歌曲)同学们,歌中唱的愚公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愚公移山》一文的主人公。历经千百年了,但愚公精神还被人们广为传唱,当然也有人认为“愚公精神可佳,但是做法很蠢。出入不方便,为什么不修路,不搬家,而一定要移山呢?”你认为哪种说法好,带着问题我们走进文本。二、作家作品介绍《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列子,名寇,又名御寇)著,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

3、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三、朗读感知,通译课文注音太行háng仞rèn冀州jì惩chéng塞sè迂yū汝rŭ曾zēng魁父kuí遂suì荷担hè叩石kòu箕畚jī bĕn孀妻shuāng始龀chèn智叟sŏu亡wú以应厝cuò对照注释,疏通文意,翻译第一小节方:方圆,面积,指周围。万仞:形容极高。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本:原来,本来。阳:水的北面。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翻译第二小节且:将近

4、。面:面对。惩:苦于。迂:曲折,绕远。毕:竭尽。险:险峻的大山。指:一直。阴:水的南面。杂然:纷纷。许:赞同。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竭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献疑:提出疑问。以:凭。曾:竟然,简直。如……何:把……怎么样。且:况且。焉:哪里。诸:相当于“之于”。尾:岸边。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况且,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

5、的北边。”荷:挑,背,负。叩:敲击。垦:挖。箕畚:用箕畚装土石。孀妻:寡妇。龀:换牙。跳:跳着,动词作状语。易:交换。反:通“返”,返回。焉:句末语气词。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敲击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翻译第三小节之:他,愚公。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句,你太不聪明了。以:凭。曾:竟然,简直。其:加强反问语气。如……何:把……怎么样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固:顽固

6、,固执。彻:通。曾:竟然。虽:即使。穷匮:穷尽。匮:缺乏。而:表转折,但是。加增:增高加大。苦:愁。亡:通“无”,没有。以:来。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愁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翻译第四小节操:持,拿,握。其:他,愚公。已:停止。之:愚公移山这件事。于:向。感:被……感动。其:他的,愚公的。负:背。厝:通“措”,放置。陇:通“垄”,高地。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

7、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第二课时四、文言知识点归纳词性活用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箕畚:名词用作动词,用箕畚装土石。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面对。一词多义且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焉且焉置土石(哪里)始一反焉(语气词)通假字始一反焉反通“返”,返回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