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跨国公司购并中国企业的策略研究

应对跨国公司购并中国企业的策略研究

ID:9286606

大小:146.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4-26

应对跨国公司购并中国企业的策略研究_第1页
应对跨国公司购并中国企业的策略研究_第2页
应对跨国公司购并中国企业的策略研究_第3页
应对跨国公司购并中国企业的策略研究_第4页
应对跨国公司购并中国企业的策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对跨国公司购并中国企业的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应对跨国公司购并中国企业的策略研究●llIf-■,l1;i早在20世纪80年代,跨国公司就开始进入中国。九十年代初期,我国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外资企业开始大量涌入。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对引进外资战略和国家产业政策进行了调整,对外资在华投资的股权、市场准入、行业限制日益放宽,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迅速增长,对中国企业的购并也呈上升趋势。一、跨国公司购并中国企业的现状分析11>.购并在多个行业展开。并在某些行业占据重要位置受政府加大对外资开放力度的政策影响,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购并活动在多个领域展开,在代表了资本与技术密集

2、型的电子信息、通讯设备以及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跨国公司都具有明显优势。2001年10月,法国阿尔卡特公司将所持有的上海贝尔的股份从31.65%增至5oo/o3p1股,实现了对上海贝尔的控股,成为中国电信领域首家成立股份制公司的国际企业。同年发生的美国老牌企业之一的艾默生收购安圣电气、全球领先的通信集成电路供应商IDT并购新涛科技、以及2002年荷兰飞利浦集团增持合资公司股份达到80%等都是发生在高新技术领域的跨国并购案。在汽车制造、食品饮料、轮胎制造、感光等行业,跨国公司对国内企业的购并具有系列化的特征,表现为产业整合和整体并购。如1995年日本五十铃联合伊藤

3、忠株式会社,以协议收购方式购入北旅股份4000万股法人股,以占总股本25%的比例获得了北旅第一大股东的地位;几乎与此同时,伊藤忠株式会社又出资17亿日元(当时约1900万美元)收购了北京轻型汽车20%的股权。同年同月,美国福特以4000万美元协议收购江铃汽车20%的股权,并派出3名高级管理人员进入公司董事会。20世纪末,德国大众、美国通用、福特及日本汽车厂商先后对中国汽车制造企业进行了数次参股、收购,在中国基本形成了投资系列化和产品系列化的格局。在食品饮料行业,法国达能集团经过十余载的苦心经营,先后对娃哈哈、乐百氏、益力矿泉水、汇源果汁、光明乳业、上海达能饼干等企业进

4、行了控股和参股,占据了行业内的重要位置。而世界三大轮胎企业之一的米其林集团整合了包括财务、物流、采购、信息技术等在内的综合企业平台,构建了在中国的战略格局。在感光行业,美国柯达在1998年整合了中国六家感光材料生产企业,2004年又收购了乐凯20%的股权,实现了对中国感光行业的全行业整合。2.参股与控股方式并存,控股倾向渐强20世纪90年代的跨国购并,主要以参股为主,在控股方面则带有试探性特征。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确立未久,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政策的稳定性仍有疑虑,不敢过大规模进人另一方面也由于当时中国的有关法规要求外国公司在国内企业持有股份不得超过50%。

5、如1996年法国圣戈班集团通过收购香港三益公司和鸿侨公司而间接持有福耀玻璃42o/o的股权;德国汉高通过协议转让方式于1994年1月出资750万美元收购位于天津的合资公司中方25%的股权,收购后德方股份达到45%,1996年继续收购上海合资公司中方股权35%,从而由原来各自持有50%的股份变为德方持股85%。而随着中国稳步推进市场经济改革和持续的经济增长,在华投资已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占领市场、增强全球竞争力成为进入中国的主导因素,因而跨国公司控股中国企业的倾向日益增强。如新桥投资控股深发展、飞利浦集团增持苏飞公司股份达到80%、米塔尔公司与华菱集团共同

6、控股华菱管线等。3.现金购并、善意购并为主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企业进军中国国内市场的情况来看,跨国公司对国内企业的购并以现金购并为主,基本上利用协议购并方式,表现为善意购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中国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行政力量强大,跨国公司深知不经政府及主管部门同意的购并难以实现,中国尚不存在敌意购并环境;其次,由于中国仍然处于资本缺乏阶段,在改革开放初期吸引国外资金的意图十分明显,且对于国外比较现代的购并形式缺乏了解,直接支付现金的方式更容易为地方政府接受。诸如柯达收购乐凯,摩根士丹利购买华融资产处置的资产包、凯雷收购徐工等都采用了支付现金的形式。

7、4.以优质资源为目标与同期国内企业购并目标不同的是,跨国公司进行的购并的目标集于在国内的优质资源。从行业看,主要进入汽车、家电、通信、日用化工等国内消费需求较旺、市场前景较好的行业,批发零售、金融、保险、旅游、房地产等行业也由于我国外资产业政策的放宽和调整而成为近年来跨国并购的重点。从地域看,东部地区仍然是外资并购的重点,2004年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额达到86.37%,中部和西部则仅为9.35%和4.76%。从对国内企业的选择看,盈利能力较强,具有核心资源、具有品牌优势、具有发达的营销网络、具有34中国城市经济I稀缺资源等特征的企业都成为外资并购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