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珍珠《大地》中大母神原型解读

赛珍珠《大地》中大母神原型解读

ID:9293077

大小:3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26

赛珍珠《大地》中大母神原型解读_第1页
赛珍珠《大地》中大母神原型解读_第2页
赛珍珠《大地》中大母神原型解读_第3页
赛珍珠《大地》中大母神原型解读_第4页
赛珍珠《大地》中大母神原型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赛珍珠《大地》中大母神原型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赛珍珠《大地》中大母神原型解读  摘要:美国知名作家赛珍珠以其双重文化身份享誉世界。她的作品主要涉及她在中国的生活经历,并且一经出版就受到了各国读者的广泛欢迎。本文试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分析大母神原型在她的代表作《大地》中的体现。大母神是原型批评中的一个主要原型,它以一个全能而神圣的女性形象出现,并成为原始时期人类的全部依靠。在《大地》这部作品中,中西方文化相互交织并且在一些原型人物和意象中有所体现,因此,要想更好地理解赛珍珠的双重文化身份,就必须先对书中的原型进行解读。此外,本文对大母神原型的分析还能够帮助探寻隐藏在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最原始的母性崇拜,进而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

2、体会这部作品的历史文化价值关键词:赛珍珠;《大地》;原型;大母神10《大地》是美国作家赛珍珠的著名长篇小说,与《儿子们》以及《分家》共同构成她举世闻名的大地三部曲。该小说创作于1931年,讲述了在旧中国背景下一个普通农民王龙及其一家围绕着生养他们的土地而奋斗和挣扎的故事。小说自问世以来迅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932年,赛珍珠凭借《大地》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并在193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本文将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出发,力图剖析《大地》中蕴藏的的大母神原型,以期更好地解读赛珍珠以及这部伟大的作品一、大母神原型原型批评是建立在人类学、心

3、理学和神话学等多种学科理论的基础之上,希冀从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原型方面来揭示一些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在批评实践中,原型批评试图发现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各种意象、叙事结构和人物类型,找出它们背后的基本形式(朱立元,2007)大母神又称大女神,是指父系社会出现以前人类所供奉的最大神灵(叶舒宪,1987),泛指各类或善良或邪恶的女神,在原型批评中指兼具创造性与毁灭性双重特质的女性人物。大母神与母亲原型相关联,许多能唤起献身或敬畏情感的东西也可以成为比喻意义上的大母神原型,比如土地、山川和水。大母神具有两面性,它的积极面“是母性关怀和怜悯,是女性神奇的权威,是超越理性的智慧和

4、精神升华,是任何有益的本能或冲动,是所有宁静的事物,所有具有呵护、维护作用的事物以及所有有助于成长和繁衍的事物”;消极面则“蕴涵一切秘密的、暗藏的、黑暗的事物;深渊,死者之地,任何会吞噬、诱惑、毒害的东西,像命运一样恐怖和无法逃避的事物”。(Jung,1951)根据埃利希・10诺伊曼所说,原始模型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把正面的和负面的属性以及各种属性的组合结合在一起。原始模型的这种对立统一性和二重矛盾性,是意识的初始状况的特征,其时意识尚未分化为对立面。初民把神性中善与恶、友善与恐怖这种自相矛盾的复杂性经验视为统一的整体(埃利希・诺依曼,1998)。大母神作为一个原型意象,代表人

5、类对某类“母亲象征”的忠诚崇拜二、阿兰和大母神原型阿兰是赛珍珠在《大地》中塑造的一位长相平庸、任劳任怨,为丈夫王龙生儿育女并帮助他支撑起整个家庭的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农村女性代表。在小说中,阿兰的形象与神话中的地母十分接近,而地母是大母神的一种,因此具有非常明显的原型意蕴10小说中王龙对阿兰的第一印象是“一个高大结实的女人”、“声音很好――不尖、不娇、朴实,显得脾气不错。”(赛珍珠,1988:16,17)唯一让王龙不满的是她有一双没有缠过的大脚。随后当他第一次面对面看她时,赛珍珠详细描写了阿兰的外貌:“她的脸方方的,显得很诚实,鼻子短而宽,有两个大大的鼻孔,她的嘴也有点大,就象

6、她脸上的一条又深又长的伤口。她的两眼细小,暗淡无光,充满了某种没有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悲凄。”(同上:18)女娲,是中国神话中的地母,她塑造了人类。而根据现存的一个拥有6000年历史的雕像来看,中国古代初民认为女娲长着一张方脸,鼻子扁平,嘴巴大而厚,这些特征与阿兰的形象正好相符。人们常说“天圆地方”,土地在中国文化中总是以方形的形式存在,这与阿兰的方脸大脚都形成了良好的呼应。此外,在人类学中,大母神对生命拥有绝对的掌控权,她养育了万物生灵,被认为具有旺盛的繁衍和哺育能力。小�f中阿兰接连为王龙生下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和一对双胞胎,除了饥荒那年,她一直为孩子提供“永不枯竭的奶汁”。

7、赛珍珠描写阿兰在地里给孩子喂奶时写到“女人和孩子晒成了土壤那样的褐色,他们坐在那里就像是两个泥塑的人。女人的头发上,孩子柔软乌黑的头顶上,都沾满了田里的尘土。”(同上:38)此刻的阿兰就是地母的化身,和大地融为一体,默默哺育怀中的生命(一)阿兰的“善”在《易经》中,地母的形象由“坤”代表,其品性归纳为“静,厚,简”,阿兰的个性正好符合这三个特点。(朱刚,2007:196)她的“善”也体现在她的个性之中10阿兰的静不是单纯的沉默寡言,还代表她的镇静和稳重。“除了生活中非说不可的话以外,她从不讲话”(赛珍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