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有多长》教学反思

《桌子有多长》教学反思

ID:9314958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27

《桌子有多长》教学反思_第1页
《桌子有多长》教学反思_第2页
《桌子有多长》教学反思_第3页
《桌子有多长》教学反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桌子有多长》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桌子有多长》教学反思惭愧的一节课宝安区西乡共乐小学陈继红这节课是学习测量的,刚开始上课时,同学们都很有兴趣,可是能静下心听课的就少之又少。当我说:“你能估计出课桌有多高吗?”很多同学就开始胡乱的猜,一下子,课堂的气氛热闹起来了。可是,当我说:“请同学们拿出学具盒的纸尺。”话音刚落,下面就像市场卖菜和买菜的人在讨价还价的场面。很多同学拿着纸尺,就无法控制自己的手,要么就是玩尺子,要么就是不听老师要求,自己在乱量,还有的同学把纸尺当绳子,同桌两人进行拔河比赛。眼看快过了10分钟,我站在讲台上,就这样眼睁睁地看

2、着孩子们,希望他们能看到老师已经生气了。可是,孩子们根本没有丝毫要停止的意思。于是,我忍无可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结果这一下还挺管用,大家都好像被点了穴似的,傻傻地看着我。接着我说:“你们还想上课吗?”懂事的孩子就很大声地说:“想!”就这样,课堂纪律总算安静了。上完这节课,让我觉得很头痛,虽然大部分同学都能静下心来听课,可是几乎都糊里糊涂的。尤其是“厘米”这个单位名称,究竟是怎么用的,同学们都不太清楚。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发现同学们没掌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学生年龄较小,对“厘米”这个单位名词难以理解。

3、(2)后进生在课堂上很难静下心听课,尤其是动手操作的课,手里拿到什么就想着玩。(3)有些同学还没掌握测量的方法,导致在测量时随手就乱测。(4)有一些同学不懂得的估计,估计时总是没根据的猜测,甚至完全脱离实际。课后仔细想想,学生存在以上问题,最终原因还是自己教学方法不到位,因为“测量”这一课时学生从来没接触过,都觉得很新鲜,所以上课时很难控制自己的手也是难以避免的。回想教学过程,我在指导测量时,没有请学生上黑板演示量法,所以就不知道有些同学还没掌握。另外,有的同学会测量方法,但又不会读数。如,明明量到“26厘

4、米”,可是学生在读数时就只看到“6厘米”。所以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确实也不好,当我静下心反思这节课,我心里有一种愧疚感,总觉得对不起学生,明明是想上好一节课,可是就因为我的方法不当,导致这节课教学效果差,学生没掌握方法。到了上另一个班时,我想到之前那个班的不足,我明白到:“要让孩子们先静下心的听课才能专心的学习。”于是,我采取以下办法:(1)看屏幕上的尺子,明确测量物体时应该从“0”开始测量,最后看物体与尺子重合的末端是几厘米,再从尺子“0”开始看数,超过十的就要相加。(老师示范测量后是怎样读数的)(2)要求大

5、家动手笔画一下“1厘米”与“1米”的长度有什么区别?再笔画一下“20厘米”“30厘米”“40厘米”等“10厘米”以上的高度大概是多高。(有了大概的高度概括后,要估计物体的高度就容易了。)(3)进行小组合作,先是同桌合作测量物体,一人测量,另一人监督测量方法是否正确,两人同时读数。最后4人小组成员中的另两名同学验证。(4)举例比较物体的高度。比较不同物体的高度应该用什么长度单位?明确1米以下的物体,一般用厘米作单位,超过1米以上的物体一般用米作单位。如:“桌子的高度是80厘米,门的高度是2米”等。通过生活中各

6、种物体的大小,让孩子们明确物体大小所用的长度单位不同。(5)课后布置同学们回家测量家里的家具或各种用品的长度或高度,家长监督并且做好记录,下节课汇报测量结果。经过我重新调整的教学程序,同学们这节课上得很认真。没有因为不知道做什么而胡乱的测量或者吵吵闹闹的行为。同学们的兴趣都积极起来了,也不会胡乱估计物体的长度。读数时也知道要从头开始看,回家做的作业也做得非常认真。课后,我有意找了几个较差的同学了解,让他们示范测量的方法和估计物体的长度时,都不会再出现测量方法错误或者读数错误的现象。回想上第一个班的情景,让我

7、觉得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想教好学生,首先教师本身就要了解学生的本性,如果只为了教书而教书,那么,老师所教的知识只是死的知识。但是老师及时发现问题所在,改变教学策略,那么,学生学得知识才是活的知识。只有灵活变通的教师才有思维敏捷的学生,经过这两节课的对比,我知道今后要想怎样教好我的学生,就是要不断研究教学方法,灵活贯通地采取有用的方法教育孩子,使孩子们越学越有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