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估实证与发展对策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估实证与发展对策

ID:9317061

大小:723.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4-27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估实证与发展对策_第1页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估实证与发展对策_第2页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估实证与发展对策_第3页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估实证与发展对策_第4页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估实证与发展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估实证与发展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区域(行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估实证与发展对策*课题来源:2013年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政策研究”(2013KRM12)。本课题得到陕西省政协科技委员会、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大力协助,谨此表示衷心感谢。EmpiricalStudyofEvaluationandDevelopmentStrategyofEnterpriseTechnologicalInnovationAbilityofRegionandIndustry周宾杨琳裴成荣**裴成荣,陕西省社会科

2、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课题负责人;周宾,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应用经济学在站博士后;杨琳,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金融投资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工学博士。*ZhouBin,YangLinAndPeiChengrong摘要: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和实施者,在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和特征进行归纳分析后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不断转型升级的核心竞争力,具有自觉性、系统性、持续性、溢出性等特征;影响其发展内部因素主要有:创新理念、创新能力、创新机制等;影响其发展的外部因素主要有:政策背景、经济水平、发展机遇等;提出

3、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陕西实际,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进行了现状分析,并提出了企业技术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产业财税政策引导、金融信贷扶持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相关对策建议。关键词: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引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到,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

4、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同时,再次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明确要求“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24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因此,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是科技创新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不断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是企业实现发展方式转型、增强发展后劲、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创新型陕西和西部强省战略的重要内容。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1.企业技术创新理论相关文献美籍奥地利

5、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最早提出创新的概念,他认为[1],将“创新”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认为创新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这种新组合包括:引入新产品、引进新的生产方式、开辟新市场、开拓并利用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熊彼特给出了总体上的创新理论,没有对相应的单项创新做出专门的分析研究,但是他的创新理论为后来的单项研究奠定了基础,在熊彼特之后,创新理论研究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展开,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早期的技术创新理论主要针对技术推广、扩散和转移,研究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技术创新的概念、过程、影响因

6、素等,初步搭建起技术创新的理论框架。英国学者Freeman认为[2],技术创新是一个技术的、工艺的和商业化的全过程,其导致新产品的市场实现和新技术工艺装备的商业化应用。Larry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后认为[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与信息的获取能力的综合。Burgelman研究指出[4],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组织、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一系列综合特征,包括可利用资源的分配、对行业发展的理解能力、对技术发展的理解能力、结构和文化条件以及战略管理能力。Barton认为[5],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

7、核心是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技术系统、管理系统能力以及企业的价值观。国内研究技术创新的学者傅家骥把技术创新界定为[6],“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新的组织,它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24这个概念比较全面,注重内涵也把握了外延。董中保指出[7],我国企业的创新投入主体错位,造成国有大中型企业创新动力不足

8、,市场与技术的关系颠倒,创新投入递减,导致创新后续过程乏力。魏江等界定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给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要素和结构框架,并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能力之间的关联性[8]。制度创新理论主要是把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与制度学派的“制度”结合起来,研究制度变革与企业的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