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情、悦心、启智――群众文化建设中的音乐美育功能

怡情、悦心、启智――群众文化建设中的音乐美育功能

ID:9399797

大小:2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30

怡情、悦心、启智――群众文化建设中的音乐美育功能_第1页
怡情、悦心、启智――群众文化建设中的音乐美育功能_第2页
资源描述:

《怡情、悦心、启智――群众文化建设中的音乐美育功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文来自格言大全网http://www.geyana.com怡情、悦心、启智――群众文化建设中的音乐美育功能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音乐是社会文化生活中最具魅力的艺术珍品,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工具。早在春秋时期,我国的孔子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美育观点,而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音乐的目的……是对美的理解和感受,发人深省,增长智慧。”优美的音乐在抒发情感、完善人格、启迪智慧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取得阶段性胜利,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持续增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中进一步清晰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目标,群众文化建设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与更大的严峻挑战。以音乐为载体实施美育,引导广大群众在音乐中去宣泄情感、怡养心灵、提升素质,是推动群众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一、怡情――群众文化建设中实施音乐美育的第一层次  怡情,即愉悦情感,这是实施音乐美育的第一层次,也是音乐美育的基本功能。情感是指人对外部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音乐之所以具备抒发、引导与愉悦情感的强大功能,就在于“音乐是最情感的艺术”,音乐美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对于音乐艺术工作者来说,他们以音乐为承载,将自身对客观事物的内心真

3、实感受展现出来,达到直接、强烈地影响人的情感,触及人的心灵深处的美育目的;而对于音乐欣赏者来说,一旦音乐所承载的情感与自身的情感状态相呼应时,就会获得情感上的感染、满足、宣泄,进而在精神层面上达到一种“高扬状态”。如,一首欢快、明朗风格的《大阪城的姑娘》,使人们沉浸在欢快活泼的情绪中;一首热情、气势宏伟的《五十六个民族》,令人们敞开胸怀、热血澎湃;一首抒情、温暖的《感恩的心》,将人们带入到脉脉温情的氛围中;一首宁静、深沉的《望星空》,为人们勾勒了一幅静谧柔情的夜语思君图。群众文化工作者们,应充分利用音乐中所表现出的种种美好情感,来带领广大群众感受种种美好的情感体验。  二、悦心――群众文

4、化建设中实施音乐美育的第二层次  悦心,即滋养心灵,这是实施音乐美育的第二层次,也是建立在愉悦情感基础之上的德育功能。音乐不仅是一种单纯愉悦的艺术类型,它同样拥有震撼心灵的美育功能,使欣赏者的心灵在音乐美育活动中得到陶冶、培育和滋养。音乐艺术是人类精神财产的瑰宝,音乐创作者及表演者将一切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和社会伦理标准的情怀和理想蕴藏在音乐作品之中,使音乐作品具备了能够感染、诱导和净化心灵的力量;而欣赏者在对音乐之美进行欣赏、评价和判断的过程中,其心灵在音响流动的每一个瞬间都感受到“真、善、美”。欣赏者可以将所有的感受都凝聚和积淀为一种道德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进而完成自身心灵世界的改造

5、与完善。例如,一首《为了谁》,歌颂了抗洪中大无畏的战士们,激发人们对这群“最可爱的人”的热爱;一首《爱的奉献》,描绘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景,引导人们感受到爱之奉献的可贵;一首《国家》,辨明了“家”与“国”的密不可分,帮助人们明白爱国如爱家、国富家才安这一质朴的道理。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尽量选择一些渗透着的美好理想、信念、哲理和感召力的音乐作品,唤醒广大群众内心所潜在的力量、意志和信心,使其心灵在对美的感受和鉴别之中逐渐充实和高尚起来。  三、启智――群众文化建设中实施音乐美育的第三层次  启智,即启迪智慧,这是音乐美育的第三层次,也是音乐美育功能的最高层级。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

6、音乐美育对人的记忆、想象、思维和创造力均有着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开发作用。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十分认同这一点,并坦诚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性成就“有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在音乐美育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欣赏、甚至是演绎音乐作品,欣赏者需要尝试了解创作背景及情感内涵,记忆旋律、乐句及歌词,全面把握作品本身的旋律起伏、力度强弱、音色变化、节奏张弛、结构布局,深入体会音乐作品中音高、音色、音响的细微差别,并展开丰富联想及想象。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感知器官的感知、分析和处理功能将持续得到完善。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者,应当引导广大群众在音乐欣赏过程中“会听”或“听懂”音乐,使他们的感知力和理解力不断增强,从而达

7、到提升素质的最终目标。  群众文化是公共文化的重要构成,是相对于“精英文化”而言的一种大众文化。群众文化建设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升,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最终胜利,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音乐是人类心灵活动的产物,也是人类生命激情的“火花”。以音乐为载体实施美育,促使欣赏者通过对音乐艺术之美的感受、欣赏、评价和判断来达到丰富情感、净化心灵、提升境界目的,是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要以音乐为“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