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走循环经济之路

变废为宝走循环经济之路

ID:9417713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30

变废为宝走循环经济之路_第1页
变废为宝走循环经济之路_第2页
变废为宝走循环经济之路_第3页
变废为宝走循环经济之路_第4页
变废为宝走循环经济之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变废为宝走循环经济之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变废为宝走循环经济之路王颖(天津市东丽区环境保护局,中国天津300300)【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量日益增多,可回收再生的资源潜力很大。那么我们究竟怎样充分利用这些我们身边的“垃圾”呢?坚持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理原则,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置,是解决日益突出的城市生活垃圾出路问题的重要措施。..关键词垃圾;循环;经济世界发达国家就提出了将垃圾处理纳入到城市循环经济管理体系之中,通过发挥循环经济管理的调控作用,将现行的“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开放式经济链转化为“资源-产品-废物再资源化”的闭环式经济循环链,

2、从而最终实现垃圾的“零排放”的观点。1 生活垃圾的污染现状及产生的原因1.1 生活垃圾的污染现状垃圾围城可以说是生活垃圾污染现状的形象描述。由于垃圾管理的混乱,垃圾乱堆乱放现象非常严重。许多城市的周围,特别是城郊结合地带和近郊农村,到处可以看到未经处理的垃圾随意堆放在路边。从我区的具体情况来看:我区坐落在市区边缘,地处城郊结合处。市区的垃圾经常被偷偷运到我区境内,堆放在外环线及附近农村。因此,我区受垃圾的污染严重,特别是刮风季节,部分地区的垃圾飘得到处都是,路边的树梢、灌木丛上挂满了各色塑料袋,严重影响了我区的环境质量。1.2 垃圾围城现象产生的原因垃圾围城情况已经困扰我们多

3、年,这个问题的产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大方面讲,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2.1 垃圾清运的管理方式比较落后现在我国许多地方、许多部门的垃圾都是由近郊农民承担清理和运输,这种模式出现的社会背景是: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而环卫部门由于人员和经费有限,无法承受全面的城市垃圾清理。环卫部门有其相对固定的垃圾堆积及填埋地;而许多部门在自己所管辖的地区随意划出一块地方,只需交纳少量的费用便可任意倾倒;而人数众多的以清理垃圾为业的农民为了省钱、省力、省时干脆就随意的将垃圾倒在城市周围的自己的家旁、村旁和公路上,这就是我国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垃圾包围城市的真正根源。

4、1.2.2 城市垃圾产生量增加,填埋地点有限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迅猛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城市的垃圾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加倍增长。据统计,全国每年垃圾的堆存量多达60亿吨,占用土地面积超过5亿多平方米。此大量的垃圾,给城市的环境管理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是以卫生填埋为主。1.2.3 政府管理部门对垃圾处理缺乏应有的重视垃圾围城问题不是某个区县、某个城市的个别问题,而是遍及全国各地的普遍问题。垃圾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显得越来越严重,是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形象问题。造成垃圾污染的现状,与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责是分不开的。政府部门往往对这项工作缺乏应有的重

5、视,没有下决心、下力量采取有效的措施,没有相应的资金投入。垃圾处理的问题是纯粹的政府行为,垃圾处理不能各自为战,解决的最终途径还是要靠政府的科学管理和有效的处理技术。2 解决垃圾围城的对策2.1 政府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大治理投资、加大管理力度解决垃圾污染问题的决策权属于当地政府,是否想真正解决垃圾污染,关键要看政府有没有决心,采取有效的措施,针对我区的实际情况贯庄在2005年准备建设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能力为1000吨,这项工程有利于我区生活垃圾变废为宝,真正将垃圾处理工作落到实处。2.2 逐步实现垃圾减量化,减少处理的压力,推行循环利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6、高,垃圾的产生量越来越多,因为垃圾处理的费用很高,这给垃圾处理造成很大的压力。要实现垃圾的有效处理又要节省费用,就必须要逐步实现垃圾的减量化,就是尽量减少垃圾的处理量。其途径有两条:2.2.1 推行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目前,我国有些大城市已经实行垃圾分类制度。虽然垃圾分类给市民带来一些不便,因为首先要将垃圾分成几类、装进几个袋子、投进不同的垃圾筒,但垃圾分类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好处。垃圾主要分成三类:一类是有害物质,主要是干电池;二类是有机垃圾,即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主要是厨房垃圾;三类是干垃圾,即废纸、塑料、金属等可回收垃圾。垃圾收集之后可分类处理,像干垃圾可以回收利用,成

7、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有机垃圾容易分解,可进行卫生填埋或处理生产肥料。2.2.2 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及餐具现在,我国已有法律规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超薄塑料袋和一次性发泡餐具。但由于管理不到位,使用者还是屡见不鲜。尤其是超薄塑料袋的使用量非常大,而且收集困难,在加上垃圾的随意倾倒,使塑料袋的污染遍及城市和农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白色污染”。有些地方以“谈白色变”来形容它的污染严重性。因此,对使用不可降解的超薄塑料袋和一次性发泡餐具的查禁工作还很艰巨,必须要常抓不懈,一抓到底。2.3 采取有效的垃圾处理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