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北京“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ID:9427331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30

北京“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第1页
北京“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第2页
北京“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第3页
北京“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第4页
北京“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北京“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北京  一、智慧城市  (一)智慧城市的相关研究背景  城市作为人类的交易中心和集聚中心,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步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人口和城市规模持续加速增长。然而,城市化过程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不断涌现的过程:低效的城市管理方式、拥堵的交通系统、难以发挥实效的城市应急系统、远不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等等。  当城市面临这些实质性的挑战时,城市必须应用新的措施和能力使城

2、市管理变得更加智能。城市必须使用新的科技去改善自身的核心系统,从而最大限度地优化和利用有限的资源。随着全球物联X、新一代移动宽带X络、下一代互联X、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在基础设施和传统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城市智慧化建设是一个重要趋势,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理念:“智慧地球”是由智能化的各个行业、各个社会层面、各个组织机构甚至个人组成的,并基于飞速发展的信息、X络和计算技术,可以创造出更有智慧的行业甚至更有智慧的地球。2010年,IBM正式提出“智

3、慧城市”(SmartCity)的崭新理念,指出“智慧地球”需从“智慧城市”着手,“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的核心要素和突破点,是“智慧地球”落实到实际的具体区域做法。  (二)智慧城市的概念  “智慧城市”指的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以物联X、云计算等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企业和人们相互交往的方式,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快速、智能的响应,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为居民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智慧城市”的价值在于为城市经济注入智慧活力。在当今城市经济发展面临

4、着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压力的现实条件下,对于科学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技术的需求更加迫切。而“智慧城市”正是通过综合利用各类信息技术和产品,加强城市内人与物及其行为的全面感知和互联互通,大幅优化并提升城市运行的效率和效益,实现生活更加便捷、环境更加友好、资源更加节约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  二、“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情况  (一)研究“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研究很多。如:新加坡2006年推出的智慧国2015计划,它通过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以及

5、利用咨询通信产业进行经济部门转型等多方面的战略规划,意在达成新加坡成为一个由资讯通信所驱动的智慧国家与全球都市的未来愿景。同样在2006年,韩国政府启动U—City计划,其核心是通过建设遍布整个城市的互联XX络使得市民可以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方便地使用或办理各项社会服务。我国在继承其电子政务、城市信息化、数字城市方面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基础上,也引入了“智慧城市”治理理念,北京已经基本实现了“数字北京”的设想,正逐步向“智慧城市”发展,上海、武汉、南京、宁波等城市纷纷开始智慧城市的建设的研究。  然而,在“智慧城市”

6、的建设中由于缺乏一套“智慧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导致盲目建设,“形象工程”大行其道,实际效果并不显著。“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价指标构成的,对“智慧城市”建设成果进行量化计算、科学评测的方法体系,是“智慧城市”建设的行动指南,也是检验智慧城市成果的具体体现,将起到引领、监测指导、量化评估等作用。开展“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课题研究势在必行,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社会意义。  (二)“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发展现状  1、上海“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  2011年7月初,上海浦东“智慧

7、城市指标体系1.0”正式对外发布,该指标体系包括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经济发展、智慧城市人文科学素养、智慧城市市民主观感知等5个维度,19个二级指标和64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一座城市如果两项指标达标率均超过80%,就将迈入“初级智慧型城市”的门槛;而核心指标实现100%达标,一般指标的达标率也超过90%,这座城市就将成为“成熟智慧型城市”。  2、“智慧南京”评价指标体系  “智慧南京”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分“智慧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城市智慧产业领域、城市智慧服务

8、领域、城市智慧人文领域四大部分。“智慧城市”基础领域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指标项;城市智慧产业领域包括7个指标项;城市智慧服务领域包括4个指标项;城市智慧人文领域包括7个指标项,总共23个评价指标。  三、智慧北京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思路  (一)智慧城市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由于智能城市设计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评价体系应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以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