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音乐形式与内容关系的迷宫——叶纯之音乐美学思想探微

走出音乐形式与内容关系的迷宫——叶纯之音乐美学思想探微

ID:9428440

大小:7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30

走出音乐形式与内容关系的迷宫——叶纯之音乐美学思想探微_第1页
走出音乐形式与内容关系的迷宫——叶纯之音乐美学思想探微_第2页
走出音乐形式与内容关系的迷宫——叶纯之音乐美学思想探微_第3页
走出音乐形式与内容关系的迷宫——叶纯之音乐美学思想探微_第4页
走出音乐形式与内容关系的迷宫——叶纯之音乐美学思想探微_第5页
资源描述:

《走出音乐形式与内容关系的迷宫——叶纯之音乐美学思想探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走出音乐形式与内容关系的迷宫一一叶纯之音乐美学思想探微宋瑾中央音乐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宄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宄所音乐形式与内容及其关系问题是音乐美学最重要的基本问题之一。叶纯之在专论中划分了“外部形式”和“内部形式”,认为结构是完美、有力表现内容的保障。他将旋律当作“显示性符号”,指出它具有民族性和不可翻译性。可感的美和紧密联系内容是形式的两个重要特点。形式美具有抽象性因而具有相对独立性,音乐美来自人类长期实践所形成的美感。跟内容有关的是“对象”“标题”“题材”“素材”和“主题”。音乐通过模拟和象征来表现音乐之外的事物。作曲家具有知识、技能和经验积累,使他能够将抽象、提炼出来的

2、情感转化为音乐。叶纯之立足于情感美学,但也强调了形式美的重要性。关键词:形式;内容;叶纯之;音乐美学;OutoftheForm-ContentLabyrinthinMusicTowardsYeChunzhi’sThoughtofMusicalAestheticsSONGJinAbstract:Yeheldtheviewthatform,includingbothouterandinnerform,istheperfectandpowerfulguaranteeofcontent.Heregardedmelodyas“displayingsigns”featuringthenatureofna

3、tionsandbeinguntranslatable.Thoughhisfootholdforaestheticswasinemotion,theimportanceofformbeautywasalsoemphasized.在国内作者出版的不多的音乐美学教材中,叶纯之教授的书具有独特性。198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音乐美学导论》(与蒋一民合著),在梳理两方音乐美学历史的巴洛克时代时,介绍了若干自然科学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如开普勒、莱布尼茨和笛卡儿等,这在当时乃至今天都是罕见的。现在,摆在眼前的是2010年中国文联出版社新出版的《音乐美学十讲》(简称《十讲》),叶小纲在序言中介绍了其父

4、亲这本书的情况:原为叶纯之在上海音乐学院本科使用的油印木教材,其内容的科学性和结构的合理性等都接受了多年的教学实践检验。在叶小纲看来,其父亲在作曲、理论和翻译等方面都冇很深造诣,具冇开阔的国际学术视野;其音乐美学研宄具有深厚的创作、教学和科学实践棊础;书写语言深入浅出,流畅易懂。这也是学界的共识。概览《音乐美学十讲》,内容涉及音乐美学学科知识、音乐听觉生理与心理、音乐形式与内容、音乐逻辑与体裁、音乐创作与表演、音乐风格与流派、音乐审美与批评、音乐美学历史与现状等。这些范畴形成了叶纯之的咅乐美学教学体系,也是其咅乐美学思想体系的冰山露在水面的部分。本文用有限篇幅尝试解读叶纯之关于音乐形式和内容

5、的思想,缘由有二:一方面它是音乐美学的重要范畴,另一方面它也是叶纯之音乐美学思想的重要成果。《十讲》中音乐形式和内容分为两讲,即“第四讲”和“第六讲”,中间隔着“第五讲”,关于音乐逻辑与音乐体裁。第五讲引言里,作者讲明了它跟前一讲的关系:“在构成音乐形式时,作曲家的思维活动,如果加以抽象,也就会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规律性,将它们归结概括起来,就是音乐逻辑丫。”而音乐体裁,则是音乐逻辑在形式类型上的体现。当然,音乐逻辑受制于民族、吋代,因此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也有不同体裁。在第四讲中,作者认为体裁是惯用的广义的形式概念。由此可见,第五讲是第四讲的延伸和细化。不赘述。从第四讲全局看,关于音乐形式的论述

6、可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前4节构成,谈“形式”的棊本概念、音乐语言和整体结构;第二部分即最后第5节,谈形式美的问题。叶纯之从存在方式的角度来看音乐形式。他将音乐形式分为“外部形式”和“内部形式”。他认为“音响运动”是音乐存在的基本方式,因此它是音乐的“外部形式”,是音乐的“感性外形”或将内容传递给听众的“组成外观”。乐谱则是音乐语言的纪录,是形式的“文本”样式。从语用上可以联系分析美学的相关论述。例如斯蒂芬•戴维斯、理查德•棊维和埃里克•布德等人的“情感外观”“情感轮廓”等。当然,二者的语境不同,前者是在音乐形式和内容的概念的语境中谈论“外形”“外观”的,后者则是在音乐与情感关系的语境中谈

7、论“外观”“轮廓”的。但是从用词的相似性可以看出,音乐的“外部形式”就是咅乐呈现给听者的第一层信息告诉人们“我是咅乐”。本文笔者以霍夫斯塔特的信息论为棊础,将之称为“外观信息”。它区别了音乐的声音和非音乐的声音。如同叶纯之所强调的那样,不同民族不同吋代有不同的音乐形式,因此能否辨认音乐的感性外形,接收到音乐的外观信息,是受社会族群和时代的“惯例”影响的。例如非洲某族群的独弦琴发出“嘭嘭”的音响,如果不了解该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