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广义视角的公允价值应用及经济后果研究

基于广义视角的公允价值应用及经济后果研究

ID:9447496

大小:5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1

上传者:U-991
基于广义视角的公允价值应用及经济后果研究_第1页
基于广义视角的公允价值应用及经济后果研究_第2页
基于广义视角的公允价值应用及经济后果研究_第3页
基于广义视角的公允价值应用及经济后果研究_第4页
基于广义视角的公允价值应用及经济后果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广义视角的公允价值应用及经济后果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基于广义视角的公允价值应用及经济后果研究一、我国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会计应用的现状及经济后果分析我国2006版新会计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包括公司)。在所有39项准则中(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直接涉及公允价值的有17项,不同程度地应用了公允价值作为计量手段,其应用比例占44.73%。如果按于永生(2005)及威廉·斯科特(财务会计理论)广义公允价值的观点,公允价值涉及37个准则,其应用比率为97.37%。从应用范围看,公允价值不仅用于计量资产,还扩展到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计量观已经深入到准则的各个角落。所以,研究公允价值应用及其后果具有现实意义。(一)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应用的现状——以资产为起点 公允价值应用于资产计量方面在我国可谓广泛。从广义的计量观看,几乎涉及所有资产的计量。根据复式记账原理,企业在资产增减变动的同时,必然会引起会计等式其他部分的变化,但是不改变平衡关系。这些变化在不同角度上体现公允价值会计应用的经济后果。从表1中,可以总括地看到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资产计量方面的应用。公允价值对资产计量的账面后果是:一方面引起资产价值的增减变动;另一方面带动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联动变化。其中,较为典型的主要集中在“资本公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和“投资收益”等具体科目上。(二)公允价值计量中的资产与权益的关键点及经济后果分析由于公允价值本身的特点,在使用中是祸福两重天。它既可以使资产的价值更接近于市价,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也可能会由于公允价值确定技术上的缺陷而使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降低。资产与权益的关键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资产与负债;资产与所有者权益。1.公允价值计量中的资产与负债的关键点及经济后果分析 从新准则的内容看,在金融工具方面涉及了金融负债、在股利支付准则中授予日权益工具的计量是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工具的。以股份支付为例说明公允价值计量中的资产与负债的关键点及其后果。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涉及公允价值计量并形成负债。对此项负债的计量中,在等待期的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都要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确认当期应计的资产(或费用)及形成的负债。而股份支付协议获准通过的日期确认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按照“三级次”理论分析,可能分别属于不同的级次。一般来说,只有一级和二级计量确定的公允价值可靠性较强。而三级计量是基于不可观察参数,可靠性令人质疑(于永生,2009)。显而易见,利用三级计量得到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在计量工具本身就存在不可靠的因素,主观性高,操纵性强。一方面会造成计量的资产(或费用)及形成的负债的人为高于或低于权益工具真实价值,导致丧失信息的相关性,偏离了会计的基本目标;另一方面由于管理当局和投资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非合作博弈,这种可操纵性给管理当局盈余管理创造了可乘之机。2.公允价值计量中的资产与所有者权益的关键点及经济后果分析 “考察经济后果应随着外界环境的不同以及考察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马永强、孟子平,2009)。”在不同的会计外部环境下,公允价值会计计量会产生不同经济后果;研究对象的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后果。把所有者权益拓展到涵盖损益的变化,则其包括的内容有: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收入、费用。因公允价值计量而形成的所有者权益与资产的主要关键点是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资本公积”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考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计量会导致净利润与未来现金流量的关系模糊。新会计准则中为了核算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在会计期末的变动,设置了一个新的会计科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属于损益类),主要核算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在会计期末将该资产的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时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这个差额,由于其账户的性质决定其必然计入当期损益中,对企业的利润与所得税均产生影响。而这个差额本身并没有实现,未来该项资产处置时真正的损益与该差额也不一定相等,这就导致了报表使用者在使用会计信息时必须能够剔除这些未实现的收益或损失,才能更好地解读会计报表。因为“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既不代表未来的现金流入量,也不代表未来的现金流出量。(2)考察资本公积公允价值计量的“资本公积”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在会计期末,当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也同时变动,对企业的财务报告产生影响。这种方式是准则制定机构基于社会各层面利益的考虑,并妥协于企业“利润平滑化”的需要,允许一些财富绕过收益表而仅仅体现为资产负债表中的权益变化。这样规定最终导致“企业财富增加的净资产变动和净利润之间缺乏明朗化的关系”(陈国辉,2007)。(3)考察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公允价值计量会导致两种计量观的矛盾。“在收入费用会计体系下,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的确认与净收益的概念是根本冲突的(JamesCataldoMorrisMcInnes,2009)。”新会计准则下利润表介于传统的收益——费用观与全面收益观之间,自然会产生矛盾。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负债表中年度的净资产变动额(扣除业主往来交易) 不等于利润表中确认的净收益(陈晓坤,李金莲.2006)。这是否说明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不符合会计系统的整体目标”。实证会计理论(positiveaccountingtheory)认为,管理当局可以选择相关的会计政策以使公司的利益或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由于金融资产的分类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后果有较大影响,而准则把金融资产分类的选择权赋予了企业的管理层,这就为一些企业操纵利润和财务报告提供了可能。比如将一项投资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就取决于管理层的意图。选择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其后续计量可能会影响利润的增减;选择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会影响资本公积,则与企业的利润无关。从契约论的角度看,此种会计政策的选择是以会计变量为基础,实现管理层利益最大化的工具。二、改善公允价值应用的措施(一)加强监管力度,规范公众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和层次 公允价值计量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了及时和额外的信息(高国琴,2009),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使财务报告信息呈现动态的特征。同时也使得财务报告的计量标准产生不一致,这可能会造成报表使用者对信息的错误判断。因此,披露公允价值计量的级次、估值技术、变更原因等对报表使用者尤为重要。这也是SFASNo.157将公允价值的级次与披露的相关性加以强调的原因之一。一方面要提高信息使用者分析、处理报表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也要规范会计主体提供信息的质量。会计主体提供的信息由表内信息和表外信息构成,而表外信息可能对报表使用者而言更具相关性。严格规范主体披露信息的范围和层次,对使用者来说就不会遗漏重大信息。对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应要求报表提供者披露其形成原因、金额及对利润和所得税的影响金额,便于投资者作出合理判断。(二)限制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选择权,避免产生盈余管理在金融资产的分类上限制管理层金融资产分类的选择权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盈余管理的操纵。(三)培育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会计信息使用的是一种独特的报告语言。对于没有专业知识的使用者来说,要想全面、缜密地理解其精髓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在新准则实施和推广的过程中,如何培育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并且快速提高其理解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四)培育市场公允价值需要一个完善的市场作支撑。如果市场能够提供公允价值计量所需要的公平价格或价值,那么,公允价值技术上的缺陷就不存在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无疑都得到了保证。这是最理想的状态:确定的环境、公平的市场、没有不协调因素的干扰。这是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地方向。虽然公允价值的初衷是公平、公允,但是在实务中操作上的困难是了理论界尚未解决的问题。来自于各方的质疑也越来越高涨,准则指定机构如何权衡各方利益,达到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的动态平衡值得各方期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