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述评

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述评

ID:9473455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1

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述评_第1页
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述评_第2页
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述评_第3页
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述评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述评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收入分配问题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也引发了诸多争论。本文回顾了在收入分配制度研究、“倒U”理论、收入差距测度、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研究等几个方面产生的理论争论,并做出了简单评述。  [关键词]收入分配制度“倒U”理论争论  Abstract:China'sineinequalityhasbeenincreasingcontinuouslysincethereform.ManyscholarsdebateonChina'sinedistribution

2、easureofineinequality,thegapbetakessomesimplementsonthesedebates.  Key提到的一个分解公式,用“分组加权法”计算了中国1981~1995年的总体基尼系数。董静(2004)在“分组加权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正城乡加权法”,对我国1988~1999年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作出了实际推算。  基尼系数到底能否完全分解?学者们做了大量的探讨。金成武(2007)认为不可能一般性地实现并组或并类基尼系数按组或按类“完全分解”,且使分解后各项均有明确的经济意义。李虎(

3、2005)认为由于交叉项的存在,基尼系数只能对不同收入群体进行有限的分解,对群体内基尼系数的进一步分解是极为勉强的。只有当各群体收入重叠程度较低时,方可对交叉项进行忽略,此时对群体内基尼系数的进一步分解才具有较清晰的经济含义。程永宏(2006)将总体基尼系数分解成组间差距和组内差距两个部分,并重新定义了一个城乡混合基尼系数指标。他认为该城乡差距指标将各组内部差距(即城镇和农村各自内部差距)纳入组间差距指标(即城乡差距指标),满足“除组间差距指标以外的其他大部分可分解性条件”,而且无需“城乡收入分布不重叠”的假定。   

4、 四、关于城乡差距和地区  差距研究    不少学者认为,尽管全国的收入差距已经非常大,但这主要是由巨大的地区间和城乡间收入差距造成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别对居民收入总差别的贡献率分别为60%左右和30%左右①。李实等(2008)也有类似的测算,他们认为全国收入不平等的2/3是由城乡分割和地区因素造成的。  在城乡差距研究方面,理论争论比较少。虽然由于不同指标和方法使用的资料不同,有时结论也有所差别,但仍可以达成一个比较一致的结论,即1978~1984年城乡差别缩小,1985年以后城乡差别扩大且日趋严重(陈宗胜,2002

5、;蔡日方,2003)。  在地区差别研究方面,我国学者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借助增长理论和计量经济学的新进展,沿着绝对收敛到条件收敛再到俱乐部收敛的思路对地区间收入差距收敛性进行分析。而对于地区差别的判断,学者们有巨大的分歧,其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不存在绝对收敛,但存在条件收敛。而对于三大区域是否存在俱乐部收敛,理论界看法不一。一些学者(林毅夫,2003;蔡日方,2000;沈坤荣,2002)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省际之间不存在绝对收敛,但存在条件收敛,即形成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三个趋同俱乐部(其中西部地区的内部收敛趋势较

6、弱),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而区域内部呈现出收敛的趋势。徐现祥(2004)认为我国省域经济出现了“双峰趋同”即“两俱乐部趋同”。也有学者发现,三大地区中只有东部地区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中部和西部地区则随机发散(彭国华,2005;滕建州,2006)。而刘夏明(2004)认为地区经济的总体差距主要来自沿海和内陆地区的差距,在各地区内部不存在所谓的俱乐部收敛。  第二,存在收敛。魏后凯(1997)的研究认为,1978年以来我国各地区人均GDP的增长趋于收敛,收敛速度为每年2%。林光平(2005)发现中国地区间经济

7、存在收敛性,但是收敛速度却随时间推移而放慢。  第三,存在阶段性:先收敛,后发散。一些学者按照β收敛系数的动态特征把1978~1989年和1990~1997年视为以收敛和发散为特征的两个时期(蔡日方,2002;林毅夫,2003)。  也有一些学者对采用新古典和新增长理论框架分析我国的地区差距问题表示质疑,进而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分析了二元经济转换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刘强(2001)分析了劳动力迁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指出中国经济增长并不存在索洛收敛机制。沈坤荣(2006)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着一种制度上

8、的、与索洛收敛机制具有相同效应的收敛机制,进而,他们提出一个大规模劳动力转移条件下的经济收敛性分析框架。他们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大规模劳动力转移,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出现发散趋势,而现阶段正处于发散与收敛的过渡阶段,但这种趋势的出现是以二元结构转换速度放慢为代价的。  国内学者关于地区差距研究的另外一个争论就是在测度地区差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