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书法的艺术特色与后世影响

颜真卿书法的艺术特色与后世影响

ID:9478939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1

颜真卿书法的艺术特色与后世影响_第1页
颜真卿书法的艺术特色与后世影响_第2页
颜真卿书法的艺术特色与后世影响_第3页
颜真卿书法的艺术特色与后世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颜真卿书法的艺术特色与后世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颜真卿书法的艺术特色与后世影响  颜真卿是一个时代的骄傲,更是一个千年效仿的榜样,他自入仕为官直至被害期间都受到百姓的称赞,有书如其人之称。他在理论上强调了书法的实用价值,推动了书法理论的发展,最重要的成就是将楷书推向顶峰,从此楷书有了新的标准和规范,使得中国的书法内容更加丰富、成熟。  一、颜真卿的艺术历程  唐代杰出书法家颜真卿,字清臣,别号应方,小名羡门子,公元709年(唐中宗景龙三年)出生于长安县敦化坊。颜氏的祖籍原在山东临沂,但由于长安被设为国都,所以颜氏一族迁入了长安,并在此定居。颜真卿忠心报国,沙场上、朝廷中无不存在他的身影,他既是一位大功臣,又是一位大书法

2、家。颜真卿自幼就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受到家族书法风气的熏陶。再加上颜真卿从小酷爱书法,钻研艺术,而且以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的态度对待书法,凭借自己的勤学苦练、虚心求学,从而将楷书推向了一个巅峰,为我国书法艺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颜真卿的艺术历程以《多宝塔碑》为转折点。在《多宝塔碑》完成之前,是他继承和酝酿的阶段。早年,颜真卿的书法一直没能摆脱家族风格,他的伯父颜元孙、二兄颜允南对他的书法影响极大,他的母亲殷氏也是一代书法家,所以也难免会受到殷氏一族的影响。后来,颜真卿为了学好书法,起初向褚遂良学习,随后又拜在张旭门下,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会写各种字体,尤其擅

3、长草书。张旭给他介绍了一些名家字帖,让他扎扎实实地进行临习,从而使他的书法得到很大的进步。此时,颜真卿的作品有《郭虚己碑》《郭虚己墓志铭》。  公元752年,颜真卿完成了《多宝塔碑》,此碑一立,使他名气大增,并得到当时书法家乃至后世较高的评价,这一阶段他初步确立了颜体的面目,已经萌生了独有的艺术特色,代表作品有《东方先生画赞碑》《修书帖》等。自《多宝塔碑》迅速流传之后,他完成了千古绝唱的《祭侄文稿》,此帖是颜真卿在悲愤交加、情不自禁时写的一幅作品,书法尤为奇绝,此时颜真卿已49岁。这一阶段是颜体的发展阶段,颜体逐渐走向成熟,颜真卿完成了40多幅作品,至今仍存的着名作品有《

4、争座位帖》《麻姑仙坛记》《大唐中兴颂》《刘中使帖》《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自书告身帖》等,最终确立了颜真卿的书法地位。  二、颜真卿书法的艺术特色  颜筋柳骨首见于北宋名臣范仲淹为其友石曼卿所作的诔文:延年(石曼卿)之笔,颜筋柳骨,散落人间,宝为神物。颜指颜真卿,柳指柳公权。柳公权可以说是颜真卿书法变革的后继者,他发扬了颜真卿的变革精神,并且使颜书更加规范化、精细化,长横瘦劲,线条劲直,笔画棱角分明,如刀削斧劈而成,结构严谨,刚劲峻拔,因此后人以骨形容其美。而颜真卿楷书正大、凝重、雄伟,用笔承继篆书笔法,逆入起笔,藏头护尾,而行笔则以中锋铺毫,线条丰腴圆厚,筋肉饱满,

5、富有弹性,因此以筋取胜,所以历史上把颜柳书风合称颜筋柳骨.  颜真卿的楷书以《多宝塔碑》(图1)为代表,此碑全称《大唐西京千佛寺多宝塔感应碑文》,唐天宝十一载立,岑勋撰,颜真卿书,徐浩题额,碑文34行,每行66字,高285厘米,宽102厘米,今在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明代赵崡在《石墨镌华》中说:鲁公正书为此碑最着,以其字比诸碑稍小,便于赏玩耳。从作品整体来看,他有意识地把横画写得细瘦,而点、竖、撇、捺写得肥壮,通常两竖相对时,略呈曲线,弯向外拱,而在转角处,呈现外圆内方的艺术效果。从章法上看,字与字或行与行之间都布置得较为密集,这样可以产生呼应,使得作品显示出布白紧密、空间

6、有序的艺术效果。从笔法上看,邱振中先生这样概括:颜真卿的楷书,其一:极度强调端部与折点,提按因此处于前所未有的引人瞩目的地位,其二:丰富了点画端部及折点的用笔变化,使藏锋、留笔在楷书中获得了重要意义,其三:汲取初唐诸家楷书中保留的使转遗意,颜真卿由此成为唐代楷书的集大成者,成为楷书笔法的总结者。宋代朱长文《墨池编》称颜体笔法为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像,低昂有态,结构上以宽取胜,外紧内松,分布均匀,字的中心多留空白,而重心平稳。  颜真卿的行书以《祭侄文稿》(图2)为代表,此帖书于乾元元年(758),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是颜真卿行书的代表作。元代鲜于

7、枢把《祭侄文稿》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甚至今人郭子绪评曰:天下第一行书已被王羲之《兰亭序》率先占有,故此作不得不居第二位,其实,《祭侄文稿》当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文稿》是无法之法,直抒胸臆、无比直率的天然美的典范,而《兰亭序》虽无上高美,但毕竟是人工美多于天然美。王澍在《竹云题跋》中也这样评价:鲁公痛其忠义身残,哀思勃发,故萦纡郁怒和血迹泪,不自意笔之所至,而顿挫纵横,一泻千里,遂成千古绝调。    也有人认为,《祭侄文稿》是抒情的,颜真卿将失去亲人的切肤之痛化作了有形的笔和墨,在心潮澎湃之际,情感不由自主,巧和拙、迟与速、美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