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当归芍药散组方、配伍、组方原理和证治

研究当归芍药散组方、配伍、组方原理和证治

ID:9503365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1

研究当归芍药散组方、配伍、组方原理和证治_第1页
研究当归芍药散组方、配伍、组方原理和证治_第2页
研究当归芍药散组方、配伍、组方原理和证治_第3页
研究当归芍药散组方、配伍、组方原理和证治_第4页
资源描述:

《研究当归芍药散组方、配伍、组方原理和证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研究当归芍药散组方、配伍、组方原理和证治  当归芍药散首见于《金匮要略》,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血凝、脾虚血亏湿蕴之证。本方在《普济方》称当归茯苓散、《证治准绳》称当归芍药汤。张仲景将本方作散剂运用,《圣济总录》言:散者,取其渐渍而散解,其治在中。由于本方治疗妇人杂病及怀妊之疾,用药宜缓,故取其散剂。《三因方》记载可以蜜为丸服。  1当归芍药散的组成、配伍及组方原理  当归芍药散的组成:当归(三两)、芍药(一斤)、川芎(半斤,一作三两)、茯苓(四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用法: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方中当归、芍药、川芎3味药入血分行血

2、瘀,具有养肝缓急之功效;茯苓、白术、泽泻3味药具有健脾益气、利水除湿之功用,方中药物一入血分行郁疏肝,一入气分化湿健脾。《金匮要略水气病》曰:血不利则为水,本方行血利水、调肝和脾,以达治病求本的疗效。本方以当归、芍药冠名为其君药,当归辛甘而温为补血之要药,养血活血,调经止痛,入肝经疗肝郁血虚之证;芍药味酸苦而性微寒,入肝脾二经,养血柔肝止痛,通血脉,利小便。  《神农本草经》谓:主邪气腹痛,除血痹止痛,利小便,两药相配以疗肝血不足,血络瘀阻之证;白术为臣药,甘苦温,归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之功,疗脾虚水停之小便不利、痰饮,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之证,与

3、当归、芍药相须为伍,调气血、和脏腑、平阴阳,具有养肝健脾、补血利水之效;泽泻、川芎、茯苓为佐使药,助上药活血利水。六药合用,和酒更可助血行、通经络。此方疏肝养血、健脾化湿止痛,主要治疗肝脾不调、气血不和的妊娠及妇人腹痛等证。  2后世医家对证候的阐发  历代医家对当归芍药散的论述较多,无论是通过方论还是应用于临证,都显示了当归芍药散的应用价值,而文中对其证候的描述较为简单,如腹中痛、腹中诸疾痛,后世医家则对其证候的阐发各异。  2.1痛的含义  (1)痛为腹中绞痛,急痛。如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言:《说文》音绞,腹中急也。吴仪洛在《成方切用》言:

4、腹中痛,音鸠,又音绞,急痛也。  (2)痛指疼痛轻微,绵绵不止。如陈修园《女科要旨》言:痛者,微痛而绵绵也。总之,认为绞痛者主要由对的考据得来,如尤在泾以《说文》为依据对其字音字义的解释,认为绵绵而痛者主要来自症状的分析。如《金匮要略》徐彬注:痛者,绵绵而痛,不若寒疝之绞痛,血气之刺痛也,主要通过与绞痛、刺痛的区别而得出此结论。笔者认为,欲释义本方证候不要仅停留在文理上,更应结合医理,若将妇人腹痛理解为绞痛、急痛,采用散剂治疗与张仲景治疗急症的思想不相符。在张仲景的医着中对急症治疗多采用急的治疗手段,体现了治疗时间的紧迫性,如急温之、急下之、急

5、与之等,而本文未及。结合近现代医家对本方的临床应用,将痛释义为腹痛轻微、绵绵不止较为合理。  2.2痛的病机  2.2.1木邪克土,湿搏阴血赵以德《金匮方论衍义》言:脾土为木邪所克,谷气不举,其湿化淫,下流以塞搏阴血而痛也。  2.2.2湿盛脾郁《金匮要略》徐彬注:正气不足,使阴得乘阳,而水气胜土,脾郁不伸,郁而求伸,土气不调,则痛绵绵矣。陈修园在《女科要旨》言:脾虚反受水凌,郁欲求伸而不得,故绵绵作痛。  2.2.3水停内寒丹波元简《金匮要略述义》云:妊娠之常,饮水动易停漪留,是以内寒腹痛。  2.2.4血虚陈修园《金匮方歌括》云:怀妊腹痛,多属血虚

6、。  2.2.5血虚水侵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言:血不足,而水反侵之也。高学山《高注金匮要略》认为:此胞胎吸血以自养,血不足而因燥留饮,且以水气应胞胎之候也。血不足则腹中之络脉急痛,因燥留饮,而且以水气应胞胎,则胎中之络脉格痛。  2.3诸疾痛的病机  2.3.1原文错简吴谦《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认为此条文错简:诸疾腹痛,谓妇人腹中诸种疾痛也。既曰诸疾痛,则寒热虚实气食等邪,皆令腹痛,岂能以此一方概治诸疾痛耶?必是错简。  2.3.2气郁血凝,加减论治陈修园《金匮方歌括》指出:妇人腹中诸疾痛者,不外气郁血凝带下等症。用当归芍药散者,以肝为血海

7、,遂其性而畅达之也;陈修园在《女科要旨》言:诸疾痛乃指寒、热、虚、实、气、食等邪所致腹痛,用当归芍药散,谓可以就此方为加减,非真以此方而统治之也。  2.3.3血虚水停高学山《高注金匮要略》云:妇人腹中诸疾痛,惟真阴亏损,而留连外水二者而己。盖真阴虚,则内络急痛,外水积,则内络窒痛。  2.3.4肝郁脾虚赵以德《金匮要略玉函经二注》认为:此腹痛者,由中气脾土不能升,阴阳二气乖离,肝木乘克而作痛。故用是汤补中伐木,通行阴阳也。以上医家或从湿盛脾郁、或从水停内寒、或从血虚水侵、或从气郁血凝、或从肝郁脾虚等单方面理解本方证候,阐发其病机,往往不全面。笔者认为阐

8、释本方证应权衡方药,以方测证,结合病变证机探究。  综合诸家论述,病机为肝脾失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