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ID:9513163

大小:5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2

关于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_第1页
关于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_第2页
关于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_第3页
关于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_第4页
关于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摘要:民办高校作为高校教育的新生力量,在日益激烈的办学竞争中,校园文化建设益显重要。民办高校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紧紧围绕办学目标和育人宗旨,利用优势,积极创建富有民办高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关键词: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学风建设;制度建设;学校精神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1008-0627(2003)04-0065-03  一、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由于民办高校的诞生、发展只有短短的20年时间,且是在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其办学过程、具体管理

2、、发展方向上还存在一定问题,并凸现了地区的不平衡性,从而给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问题。  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之一——学生来看。民办高校学生的录取分数线往往比公办高校略低一些,因此学习上的差距也在入学后体现出来。一项调查显示民办高校学生的大学生活“最遗憾”的事是学习。多数民办大学生上学的动机是比较积极的,但有60.6%的学生认为学习仍是目前最大的困难和问题,78.5%的学生认为自己“有目标但不具体”,这些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相对欠缺。民办学生除在学习上有较大压力外,在经济、生活、就业等方面也存有困惑,学生

3、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亟待引起关注。但同时,民办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意识一般较其它学生略强,其思维活跃,能动性强。在民办机制下,学生对学校的期望值颇高。学生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又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受益者,因此要把握住学生的特点,开展好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教师作为校园文化的另一主体,对学校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起着导向性的作用。从民办高校的师资情况来看,许多民办高校中存在着师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出现了或“老”(离退休返聘人员多)或“少”(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多)的现象。同时,民办高校通常实行的是全员聘任制,它与教师

4、的关系基本上是松散的临时雇佣关系,受学校约束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教风、学风的提高。  从校园文化的客体即学生成长的客观环境来看,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一方面是由于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指导理念的影响:部分民办高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不清,制度建设松散;同时办学条件严重不足,表现为学校占地少、设备不足、图书资料少、师资不稳定等方面,这对学校的物质文明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均不利。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大环境对民办教育的期望值普遍提高,民办高校对招生、教学、就业等一系列显性问题给予高度重视,

5、狠抓落实,而往往导致了对隐性的校园文化的忽视,造成了校园文化的规划不足,出现“校园文化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的现象。  从培育高层次的校园文化——学校精神来看,由于民办高校的起步发展较晚,许多民办高校的校园精神尚处于雏形的塑造中,学校的整体特色及人才规格还需要接受时间和社会的检验。一所优秀高校的学校精神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不断沉淀、积累、提炼,而对民办高校来讲,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以人为本,大力推进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1、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  校园文化作

6、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何全面认识校园文化所蕴涵的内容,将有助于高校构筑起一个完整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校园文化可分为广义、狭义两类。广义的校园文化指学校存在方式的总和;狭义的校园文化则指校园的精神文化或潜课程文化。从教育意义理解校园文化应该是广义的校园文化,它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种基本形态。因此,充分地建设和开发好校园文化的这三种基本形态,使之成为一个相互促进、

7、相互融洽的整体,以发挥出校园文化强大的育人功能。民办高校在进行教学改革、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中,面临着如何增强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减少内耗,消除阻力,创造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的重大问题。这就要求民办高校不仅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作为重点予以重视:  一方面要对正在营造过程中所进行的工作作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部署;另一方面要对业已形成的文化成果不仅在理论上及时地给以总结、提高,而且要及时地推广到现实中去。要处理好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的关系,要在物质文化的建设中突出精神文化的

8、意义。  同时,要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每个师生员工都要重视、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在高校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着它不是单靠学校内部某一部门努力就能收到应有效果,它与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有关系。良好的校园文化也不只是让在校大学生受益,而且能使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师生员工受益。因此,浓郁、丰厚的校园文化所渗透、弥漫的精神氛围,需要依靠学校师生员工的整体努力。  2、以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