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ID:9517064

大小:3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2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_第1页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_第2页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_第3页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_第4页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章第二节“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教学目的基础知识:南昌起义;八七会议;湘赣边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与实践;粉碎三次反革命“围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土地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能力培养:1.学习工农武装起义的内容,分析它们的共同点和重大的历史意义。2.分析理解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和理论。重点难点重点知识:三次武装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难点知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课时安排二课时讲授过程[引入新课]复习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教训。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工农武装起义1.目的:为了挽救革命

2、,中共用武装起义来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2.三次武装起义①南昌起义a、领导:周恩来、叶挺、朱德、贺龙、刘伯承。b、简况:南下、受阻。朱德、陈毅率领部分队伍转战湘南。c、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②秋收起义a、领导:毛泽东b、简况:进攻长沙受挫后,退到文家市,决定向山区进军,途中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③广州起义a、领导:张太雷、叶挺、叶剑英b、简况:建立苏维埃政府,因寡不敌众,失败。④三次起义的共同点a、都把矛头直接指向国民党反动派,以武装暴动建立革命政权,寻找中国革命的落脚点。b、都以攻打城市为首要目标,都失败了,最后转入农村发

3、展。c、开创了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局面;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3.八七会议①召开: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瞿秋白作《关于党的任务和工作方针问题的报告》。②内容:a、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b、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c、决定秋收时发动起义。d、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③意义: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共指明了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贡献。二、井冈山的星火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秋收起义以后,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从进攻中心城市的挫败中吸取教

4、训,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道路。2.井冈山会师①时间:1928年4月②会师部队:a、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b、湘南的工农武装c、工农革命军③结果:a、会师部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b、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3.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毛泽东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相继写出了《井冈山的斗争》等三篇文章,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明确了红色政权存在和

5、发展的五个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它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科学地指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中国革命在城市斗争遭到失败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它所包含的三方面内容是紧密结合的。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没有它,土地革命就没有保障,革命根据地也不能建立和发展;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没有它,就不能充分发动农民来支援革命战争,根据地也就不能巩固与发展;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阵地,没有它的存在和建

6、设,武装斗争就因没有后方的依托而陷于失败,土地革命的成果也无法保持。4.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导下,红军和根据地逐渐发展,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武装力量达10万人。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1.粉碎三次反革命“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大为震惊,从1930年底到1931年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三次反革命“围剿”,毛泽东领导红军进行了反“围剿”并取得了三次反“围剿”的胜利。红军三次反“围剿”的胜利是毛泽东采取的避敌、诱敌、歼敌思想的胜利。2.中华

7、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为推动革命斗争,1931年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它是广大被剥削被压迫的工农群众的政权,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境内存在着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政权。四、土地革命和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1.土地革命①土地革命的必要性:农民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他们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最可靠的同盟军,中国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发动农民,武装农民,建立红色政权,进行土地革命,变革土地制度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是取得革命胜利的有力保障。②土地革命的主要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③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

8、富农,保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