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教师与哲学家

分析教师与哲学家

ID:9523873

大小:5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02

分析教师与哲学家_第1页
分析教师与哲学家_第2页
分析教师与哲学家_第3页
分析教师与哲学家_第4页
分析教师与哲学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析教师与哲学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分析教师与哲学家教师与哲学家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教师与哲学家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哲学家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点的、不拥有绝对的作用,其本质是把自己最隐晦的灵魂与教育实践进行努力联结并使之相互推动。它在人性与天道、理论与实践、生活与体验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实现“自我”与“实践”、“自我”与“他者”的反思、对话与碰撞,从而逐渐丰富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这一过程没有终点,它伴随着教师或哲学家的教学与[摘要]教师与哲学家具有同一性:他们的哲学深思是“我”的深思,而不是“他”的哲学思想的复述;他们的深思对象是现实理由而不是

2、作为理解现实理由的哲学理论;他们深思的工具是与现实理由相关的生活语言而不是哲学术语。教师与哲学家的差别仅仅在于:哲学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与相应的理论成果。教师与哲学家的界限更多地是人为的,其本质是一个现代性理由,其后果是教师丧失了哲学深思的习惯与能力,阻断了教师通向哲学家的可能。为此,教师应具有哲学的自觉,对教育实践生活充满热忱,对他人的深思具有宽容的心态。即可以通过一种平民的、个体的、实践的、反思的自由思想与自我意识,形成自己独特的哲学智慧.从而使自己通向哲学家成为可能。  [关键词]教师;哲学家;教育生活;教育话语  []A []1672-07

3、17(2010)01-0055-06  本文中的哲学家特指教育哲学家,主要指那些在人生中主要从事教师职业,在教育领域中具有独特哲学思想,对人类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贡献,并且一般被我们称为“大师”、“圣人”、“学问泰斗”、“教育家”与“哲学家”的人,如孔子、苏格拉底、杜威等。这里讨论教师与哲学家的关系.是想从理性上澄清教师与哲学家在思维与行为的本质上是无差别的,教师本身就具有成为哲学家的可能性。教师与哲学家既然具有同一性,但为何人们一直在教师与哲学家之间筑起一道藩篱,使教师一直把哲学家视为“圣人”,对之可望而不可及呢?教师与哲学家的人为分离已经在实践中产

4、生了严重后果,它不仅使教师丧失了成为哲学家的可能性,同时也使教师丧失了人类最宝贵的批判与独立精神。所以,当代社会有必要唤醒教师的独立意识与平民化自由人格,使他们通过一种平民的、个体的、实践的、反思的自由思想与批判意识,形成自己.独特的哲学智慧。            一    教师与哲学家异同与否,无法象自然科学如物理学命题一样,可以用实证的策略证明。但从逻辑的角度,我们不难发现两者在哲学深思及相应行为方式上是没有本质差别的。  无论是教师还是哲学家,他们的深思是平凡的、有缺点的、不拥有绝对的作用,其本质是把自己最隐晦的灵魂与教育实践进行努力联结并使之相

5、互推动。它在人性与天道、理论与实践、生活与体验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实现“自我”与“实践”、“自我”与“他者”的反思、对话与碰撞,从而逐渐丰富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这一过程没有终点,它伴随着教师或哲学家的教学与社会生活而存在。苏格拉底曾经说过:“虽然人不可能达到完全的智慧、不可能彻底知道自己,但只要努力,他就可能知道很多。”叔本华也说:“人最直接理解的是自己的观念、感觉以及意志,外部世界只能够在与生活有关的那些方面对人们产生影响,人们是按照自己所看到的方式于其中的世界来塑造生活的。”过去,我们谈到哲学,总觉得是哲学家的事情,普通教师除了按部

6、就班地服从主体外部力量对教育活动的既定安排以外,对于哲学最多只是学习,从而希望从中得到某些启迪。但恰好相反,哲学之所以崇高伟大,必须靠我们自己去获得,不能求助于他人,只能求助于自己。“如果哲学是无偿奉送的,那它还有什么值得人们尊敬的地方呢”。实际上,哲学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哲学家,均是他们对人、对教育现象与对自身教育经验深刻体验的基础上建构的。因此,教育“从不存在唯一的哲学,而只存在各种不同的哲学,尤其是哲学深思”。  教师与哲学家一样,他们深思的内容根植于自身教育实践生活,其深思的对象是现实理由。费尔南多说得好,“哲学研究不是因为有像亚里斯多德和康德这样的

7、天才献身哲学而变得有趣,恰恰是他们深思了这些对人类理性和文明生活具有深远作用的理由”。教育理由是哲学深思的对象与基础,它最初产生并将最终落实于具体的教育情景中,必须由教师个人的见解、判断和选择来解决。教师所追求的特殊价值必须在教育理由及其解决中实现。以往,教师不加批判地承认与“普遍的必定世界”相联系的哲学理论,教师的哲学就成了一种对哲学理论或哲学知识的博学,成了一种哲学知识的迁移与复制;解决理由就演变为寻找哲学论据与理论基础,而自教师与哲学家论文资料由.zbjy.提供,地址.己的实践经验与思维成果就成了毫无价值的存在而被遗弃。如果可以照搬哲学家的理论解决

8、现实理由,这与我们人类在中世纪用神的理念解决现实理由有什么本质区别呢?哲学家之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