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州民居建筑中传统文化特征

浅谈微州民居建筑中传统文化特征

ID:9542403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3

浅谈微州民居建筑中传统文化特征_第1页
浅谈微州民居建筑中传统文化特征_第2页
浅谈微州民居建筑中传统文化特征_第3页
浅谈微州民居建筑中传统文化特征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微州民居建筑中传统文化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微州民居建筑中传统文化特征  论文关键词:民居传统文化特征文化架构形态表述  论文摘要:通过对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架构及其特定的时空与群体意义的剖析,对中国文化架构的特质加以归纳并进而引申对传统徽州民居形态特征及其文化表现进行了分析,指出徽州民居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缩影特例,对其建筑形式及内涵文化特征的把握应站在传统文化的本质层面。.L.编辑。  1传统文化的架构  1.1“天人合一”——终极价值(层次)的追求  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最具影响力的思想精神,“天人合一”的根本在于:1)人与自然(天地

2、万物)本质同一、主客一体。2)人与自然的同一为终极追求,所谓“与天和者,此之谓天乐”。3)“知行合一”“体用合一”“道器同源”,实践的过程、方法与目的同一。它不仅构成中国文化鲜明的自然主义特征,而且演绎为与西方主客对立的基督教社会本质相异的文化体系和形态表现。  1.2“仁”——群体情感(层次)的体现  中国文化的另一重要特色就是将人们对群体情感的天然需求纳入了血缘纽带之中加以强化,从而使“仁”成为中国文化架构的重要层次和有力支点。《孟子》:“仁之实,事亲也,”《论语》:“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

3、,泛爱众而亲仁。”“仁”是亲情对普遍人际、情感的转化和推衍。由于家庭一直被视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仁”的强化对文化建构而言便具有了特殊意义。可以想见文化约定的违反常常意味着“数典忘祖”和“无情无义”“不孝不仁”,这使得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人情与伦理并举的特征。  1.3“礼”——共约生存(存在)方式(层次)的遵循  “礼”可以被视为以上两个层次存在于具体时空及群体中的结果,是具体行为共约的操作原则。古代社会有大礼三百小礼三干之说,从嘉、宾、吉、凶、军礼到起居,日用无不包容其中。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4、·奉本》写道:“礼者,继天地,体阴阳而慎主客、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内外远近新旧之级者也。”礼因此具有两方面含义:1)“礼”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礼记·礼器》中写道“礼是符合自然运行的时序,也契合于山川I大地的环境形势。”是有关人类生存的基本经验和原则。2)“礼”是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是稳定社会结构关系,促成群体凝聚,避免人际冲突的基础。所谓“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差内外远近新旧之级者也”。  2徽州民居形态的表述  2.1自然主义精神  2.1.1自然形态的融合  (晋)陶渊明《归田园居》诗:“

5、方宅十余亩、草房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村颠。”(明)文震亨在《长物志·室庐》开篇称:“居山水间者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吾侪纵不能栖岩止谷,追倚园之踪;而混迹廛市,要须门庭雅洁,室庐清靓。”徽州民居与山水林木共生,天然材料的利用,雕饰以植物山水为内容,不仅表现了主体对自然的阳光、空气、水等天地万物的容纳,更显示出一种与自然形态相融合的诗意追求,“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廉卷疏星庭户悄,小窗风动月微明”。  2.1.2自然图式的书写  徽州民居形

6、态的构成既是对自然图式的写仿和体现,同时也成为主体认知终极世界的途径,方法和表现。  1)求整体。a.整体形态布局合于自然的方位图式,有强烈的中心、边缘和方位意识。b.徽州民居注重整体形态的特征与风格的体现。C.徽州民居中单体建筑的意义相对于群体而存在,单体形态不追求绝对表现,如绝对高度、体量等。  2)重流动序列。徽州民居群体建筑中,单体建筑的意义存在于整个群体序列体验的过程中,这是对运动变化(时间)关注的结果。  3)贵和谐。注意内、外、主次、大小等性质相异的形态之间的过渡转化。“和”是事物长久

7、存在的基础。  4)守虚静。叔本华认为传统审美的关键在于“以距离和纯净使欲望自失,从而获得一种趋然静观的优美与崇高”。对古代中国而言,“虚”即“虚以待物”“静”即“静心”。《管子·心术》最早提出,只有保持主体的修养才能正确认识客体。“虚静”既是达及客体的途径也是形态表现的自身。  a.封闭院落:墙壁围合院落,“虚”外,“静”内。《一家言》“人能以治墙壁之一念,治其身心,则无往而不利矣”。b.多层次:通过多重院落、照壁、屏f-I(风)、隔断以及行进序列中有意识的转折变化,极力设定,扩张主体与外部世界的

8、距离。距离越远越“静”主体“离”客体越远,其对外所显示的修养也越高,文化人格也越高。C.徽州民居追求朴拙,雅静的形态表现。《一家言》:“盖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熳。”  5)执“中”用。a.民间对“中介”形态的偏爱。比如既非内又非外的院、廊常成为日常生活最集中之地。“灰”调的中性色常成为徽州民居首选饰色。b.“文”与“质”相符,《论语》孔子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而后君子。”徽州民居形态应合于自然之性(理),装饰与功能(使用)及结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