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经济结构转型——日本的经验

浅谈农业经济结构转型——日本的经验

ID:9568121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3

浅谈农业经济结构转型——日本的经验_第1页
浅谈农业经济结构转型——日本的经验_第2页
浅谈农业经济结构转型——日本的经验_第3页
浅谈农业经济结构转型——日本的经验_第4页
浅谈农业经济结构转型——日本的经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农业经济结构转型——日本的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农业经济结构转型——日本的经验论文关键词:农业经济结构转型经验论文摘要:日本从20世纪初以来,农业经济结构发生了持续性变体,在保证国家食品安全的同时。适应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建立起一套独特的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从而为资源约束型大国创造了农业经济结钩转型的经验。从经济发展的流程来看,当一国在推进工业化进程并使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时,农业经济结构必须作出积极适应,以保证农业劳动者的平均收益水平达到或接近社会上其他产业部门劳动者的平均收益水平,并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日本从20世纪初以来农业经济结构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发生了持续性变化,在保证了国

2、家食品安全的同时,成功地实现了转型本文主要分析这一进程的实质性含义及其创造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农业经济结构转型的经验。.L.编辑。一、农业就业率的变化趋势与农户结构的长期变化农业经济结构转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既包含了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数量关系的变化,也包含r_农业内部各种关系的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能够通过多种指标反映出来,其中就业率和生产率结构、农业组织结构的变化是最主要的指标。直到l9世纪末,El本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经济大国。农业就业率高达70%以上。但是,进入2o世纪以后,农业就业率发生急剧变化,就业率从1900年的70%下降到1980年

3、的13.9%,下降幅度达到56.1个百分点,成为农业就业率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其就业结构高度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分析Ft本农业就业结构的变化,我们不难发现,导致农业就业率下降的原因,市场机制起主导作用。一方面,隧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显著增加,劳动力的收益水平明显提高,导致农业劳动力向其他产业的横向转移另一方面,农户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农户结构由过去单一的农业经营逐步向兼业化方向发展,从而在农户内部形成一条由农业劳动力向其他产业劳动力转换的过渡通道。因此,研究日本农业经济结构的转换,不能不研究农户经济结构的变化

4、。日本农业经济结构转换中有一个特殊的现象,这就是在农业就业率急剧下降的同时,农户总量却只有小幅下降。1950年至1975年是日本经济的高速成长期,在这一时期农业就业人数连年持续减少,1955年农业就业人数是1,489万人,1975年减少到670万人,共减少了819万人。但农户数量的减少幅度要小得多,1950年的农户总数为618万户,直到1978年尚且有479万户,在这28年中仅减少了139万户。为什么两者之间会有如此大的偏差?进一步研究,我们就会发现其根源在于农户的兼业经营趋势。农户可分为专业农户和兼业农户两种类型。专门从事农业经营并获取收入的农

5、户,我们称其为专业农户;在经营农业的同时还经营其他产业,或者农户家庭中有部分成员从非农产业中获取收入,我们称这种农户为兼业农户。1950年专业农户与兼业农户的比率为50:50,1955年为34.8:65.2,以后年度中这个比率发生了更大的变化,1798年专业农户下降到12.9%,兼业农户上升到87.1%。兼业农户具体也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主要依靠农业经营来获取收入,其他收入仅处于补充地位的农户;第二类是农业外收入占主体地位,农业收入处于从属地位的农户。5O年代以来,日本兼业农户结构总的变化趋势是,第一类兼业农户呈下降趋势,第二类兼业农户呈上升趋势

6、。1950年第一类兼业农户是175万户,第二类兼业农户是134万户,二者之间的比率是57:43。1950年至1955年的五年间,第一类兼业农户的总数有一定的上升,达到228万户,而后开始下降,1960年为204万户,1970年为181万户,1798年为88万户,同高峰期相比,大约减少了1/3。第二类兼业农户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1960年增加到194万户,1970年增加到274万户,1798年进一步增加到328万户。农户结构中兼业农户的增加,为农业就业率的下降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一方面它能够有效缓解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就业

7、风险,使农户家庭即使在不能从非农产业中获得收入时,也能够维持其基本生存条件,从而使农户家庭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有一种内在动力和安全感,产生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放大效应。另一方面,在特定社区范围内,首先进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农户家庭一旦取得成功,必然对其他农户产生示范效应,形成农户经营兼业化和家庭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潮流。这也是为什么日本农业就业率下降与农户总量减少相背离的原因。日本农户结构中兼业化经营能够迅速发展并成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渡通道,与日本政府对土地的所有权和租赁的限制政策有很大的关系。战后在美国的指令下开始农地改革,规定不承认不在农村的地主的土

8、地所有权,在农村的地主土地保有限度为1町步(其中北海道为4町步),自耕地的保有限度为3公顷,土地所有者出租的土地不得超过1公顷,同时还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