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浅论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ID:9574492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2

浅论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_第1页
浅论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_第2页
浅论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论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论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浅论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1.现有课程体系的缺陷  1.1定性课程偏多定量课程偏少。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制设置还倚重从抽象理论到具体实际的我国治学的传统研究思路可以看出课程体系设置上定量类的课程较少仅限于运筹学、政府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与宏观)等几门课程。这就造成了我国的行政管理教育出来的好多学生不能对公共问题进行量化分析只会搞理论这是造成教学与实际脱节的原因之一这客观上也影响了学生的就业。  1.2理论性课程偏多操作l生课程含实践、实验偏少。从前面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设置上可以看出偏重理论性知识的灌输而轻操作性技能的传授比如

2、说对行政学、管理学等理论性课程给予高度重视但操作性课程含实践、实验等的课程的设置却相对薄弱。  1.3课堂讲授类课程偏多案例分析与讨论类课程偏少。从前面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设置上可以看出基础理论课的门数、学时偏多课堂讲授类课程多为理论性课程、定性类课程而案例分析与讨论类的课程则多为操作性课程目前好多各高校仅开设行政案例分析这门课上讨论类课程无论在开无论从在开课数目上还是在学时安排上都明显的表现为不足。  1.4政治学、管理学类课程偏多经济类、法学类课程偏少。国内开设行政管理专业高校调查资料显示政治学类、管理学类课程所占比重过大而经济类、法学类课程所占的比重偏

3、少行政管理的大多数内容都与经济有关。这样的课程设置明显不适合我国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部门需要大批熟悉我国法律和经济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国的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更要趋于满足实际需求。  2.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优化策略  2.1均衡定性课程和定量课程比例。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一定要处理好定性课程和定量课程之间的关系既要使两类课程所开设门数的比例合理又要确保两类课程的总课时在量的分配上合理。  2.2协调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针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之间比例失调的现象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时应转变偏重理论性知识的灌输而轻操作性技能

4、的传授的传统理念增加培养学生行政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课程同时注意某些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特征。  2.3缩减讲授类课程课时增加案例分析、讨论类课程课时。缩短较容易的、不重要的讲授课程的课时但重要的讲授课程不能缩短。在增加案例分析、讨论类课程的课时同时还要注意某些讲授类课程可以用案例分析、讨论的方式灵活授课。  2.4控制政治类、管理类课程总量重视经济类、法学类课程地位。通过调查发现政治学类、管理学类课程所占比重过大是制约课程体系发展的重要原因。  3.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完善建议  本文针对于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每门课程设置上的缺陷提出完善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5、的建议:  3.1对与专业核心课程保持现有较好的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继续完善。要突出行政法学、经济学(微观和宏观)的重要地位设置充裕的课时以保证学生扎实地掌握其内容并能根据理论知识具体分析行政法学案例和经济现象。同时也要注意这两门课程的具体开设时间次序这样很重要。应视提高管理心理学在课程中的地位授课时切忌仅限于简单的知识传授该课程应设置一些实验环节辅助其教学。对于法学导论的设置要处理好与法律类课程的关系对中国政治制度、社会学等课程不应设置过多课时只需学生了解即可。对各相应开始本专业的高校不能为了突出行政管理学的专业特点而突出行政学课程。  3.2对于公共基础类课程各个高校

6、在保持原有水平基础上还应注意以下环节。第一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理论及形势与政策、大学体育等这些课在教学时要避免流于形式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多重视对培养学生素养并设置相应的实践环节。第二建议对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加强高等数学等课程的学习和教育高等数学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提高定量分析的能力从而为学生学习定量陛课程打下基础。第三在大学英语在具体设置上和教学上要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的在口语、听力、写作课的课时上分配要加大比重。第四应增加计算机应用课程特别应增加上机操作实践的课时。大学语文的设置要避免流于形式注意

7、培养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对写作能力的培养。  3.3专业方法与技能课程设置上高校应重视所有这类课程的地位。要把公务秘书实务放首位由于社会对毕业生的公务秘书实务能力要求特别高这就要求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把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课程作为重点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要重视行政案例的地位增加讨论性课程的课时以提高学生对行政本文由.L.收集整理事务的分析能力。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应视管理定量分析、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这两门课程为重中之重的课程以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变化。对于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化建设、办公自动化与应用只要做到让学生基本掌握其课程要求即可没必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