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山东经济格局变迁研究——以港口与腹地互动为视角

近代山东经济格局变迁研究——以港口与腹地互动为视角

ID:9576209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3

近代山东经济格局变迁研究——以港口与腹地互动为视角_第1页
近代山东经济格局变迁研究——以港口与腹地互动为视角_第2页
近代山东经济格局变迁研究——以港口与腹地互动为视角_第3页
近代山东经济格局变迁研究——以港口与腹地互动为视角_第4页
资源描述:

《近代山东经济格局变迁研究——以港口与腹地互动为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近代山东经济格局变迁研究——以港口与腹地互动为视角①潍县市场潍县位于烟潍商路的终点,该市场以烟台为主要贸易对象,同时与烟潍商路沿线的昌邑、沙河、莱州、龙口与羊角沟都有密切的联系。当时山东中部和东部的物流多以潍县为集散地,并由潍县向烟台输出⑦。如临朐等地每年自潍县运来的洋布、洋线等货物达200小车,销行北关、冶源、五井等地⑧。可见潍县是鲁中鲁东重要的集散市场。②沙河专业市场沙河位于莱州府掖县。莱州府以及胶州、即墨出产的草帽辫,都在沙河集中,然后分等级包装,由虎头崖装民船或由陆路送至烟台⑨。光绪年间,沙河“大中和”辫庄通过烟台买办首先同日本签订了出口草辫协议

2、,并在当地开办了第一个辫子庄,后来还在河南商丘、鲁邑、安徽亳县、直隶省兴济、大名府辛庄、山东平度、昌邑等地设立了分庄,每年出口都在万箱以上。受中和辫庄的影响,沙河一带的大地主纷纷效仿⑩。由此,沙河镇逐渐发展成为著名的草帽辫集散市场。(3)腹地自1863年开埠通商以来,截至1904年,烟台港是山东省第一位的通商口岸。虽然鲁西北地区受到天津港、鲁西南受到镇江港的影响,但是对山东经济起主要作用的是烟台港.通过水陆商品集散市场,烟台港口进出口贸易覆盖整个山东的北半部,甚至沿着黄河进入河南和山西,或跨海远达奉天省的某些地区,但其主要地区还是在山东北部地区。按照腹地

3、的概念,1904年之前的烟台港腹地范围在黄河以东山东北部地区。2.诸港分立时期的贸易与腹地伸缩(1904—1932)(1)贸易1899年德国人占领了胶州,成立自由贸易区,凭借青岛港和胶济铁路廉价便捷的交通,青岛在1907年就达到了烟台的贸易水平。有关学者根据海关贸易报告对青岛贸易主要出口产品作的初步研究显示:在青岛港出口的土货主要有花生、花生油、茧绸、丝绸、草帽辫、肉类、煤炭、烟叶、盐、豆油等产品;进口货以棉花、棉纱、棉布、卷烟、纸、煤油等为大宗⑾。后来,威海和龙口先后开放经营进出口贸易,山东形成了诸港分立的贸易格局,但是——————————————①《

4、光绪二十五年胶州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②烟台港务局档案馆译:《1882—1891年烟台十年贸易报告》。③光绪《齐河县乡土志》,商务。④烟台港务局档案馆译;《1888年贸易报告》。⑤烟台港务局档案馆译:《1879年贸易报告》。⑥《1882—1891烟台十年贸易报告》。⑦胶济铁路管理委员会:《胶济铁路经济调查报告汇编》,青岛文印出版社,1934年,潍县。⑧光绪《临朐县乡土志》,商务。⑨《光绪二十五年胶州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⑩《烟台文史资料》第18辑,第143—145页。⑾《胶澳志》食货志,商业,第808—815页;《近代山东沿海通商口岸贸易统计资料》,第1

5、59—163页。威海和龙口只是地方的港口,不能撼动烟台、青岛的两强贸易格局。烟台的垄断贸易由于受到青岛、威海、龙口的竞争,逐年衰退。尤其是大战以后,青岛贸易蒸蒸日上,烟台江河日下。截止到1935年,烟台在山东出口贸易额中只占17.61%,而青岛占到70.89%;在进口贸易额中烟台仅占9.3%,青岛占87.2%。龙口和威海分割本属于烟台的贸易份额,龙口占出口贸易的6.19%,威海占5.31%;在进口贸易中龙口占2.16%,威海占1.43%①。(2)市场北部港口林立,竞争加剧。从1904年胶济铁路修通以后,铁路沿线、小清河流域原属于烟台港的贸易地区,开始转向

6、青岛港。山东果品、花生、胡桃、豆类、豆油、烟草、毛皮、牲畜等大量运往青岛;同时,外国工业品棉纱、棉布、机器、纸张、煤油、火柴、染料、建筑材料等,也通过铁路输往内地②。潍县、周村、济南是铁路沿线的最初的洋货销售市场。后来小清河流域各县也很快从胶济铁路附近车站进货,成为胶济铁路系统的一部分③。(一)潍县市场胶济铁路通车以后,潍县贸易以青岛为输出入市场。1906年潍县自行开埠,商业更加兴盛。青州、沂州、泰安部分地区的土货如茧绸、草帽辫、花生、烟草、畜产品等,集中潍县,然后运往青岛;同样,进口货物逆向分配到各个初级市场。据1906年统计,潍县从青岛输入200万两

7、棉纱、150万两布匹,并由15家洋布庄分销到沂州、莒州、泰安、临朐、蒲台、泗水等地④。潍县及其周围的地区是山东近代手工业和农业发达的地区,产品主要有土布、草帽辫、刺绣、猪鬃、烟叶、花生等。民国初年,随着铁路货运比重的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花生、烟草、猪鬃、绣货从潍县车站运出。潍县成为全省最大的烟草、绣货、猪鬃的集散地。总和1928—1931年潍县境内五处货运车站的货运额,平均每年白青岛输入棉纱等货物116729吨,输出猪鬃、花生、烟叶等货物77272吨⑤。由此可见,潍县在青岛贸易圈中的重要地位。(二)周村市场胶济铁路修到周村后,青岛棉纱、棉布等货物随之而来

8、。据日本人调查,1905年周村输入青岛棉布价值达到200万两,由日本输入洋货总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