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209例ct表现分析

颅脑外伤209例ct表现分析

ID:9579343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3

颅脑外伤209例ct表现分析_第1页
颅脑外伤209例ct表现分析_第2页
颅脑外伤209例ct表现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颅脑外伤209例ct表现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颅脑外伤209例CT表现分析作者:龙运祥,庄传芝,杨星桥,帅永中,邹成林,黄水和【关键词】颅脑外伤;CT;机制随着CT的普遍应用,颅脑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有了不断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死率已由20年前的45%~60%下降至目前的15%~25%[1]。根据CT检查及时做出准确的诊断,以指导临床采取正确的救治措施成为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收集我院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209例临床资料完整的脑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颅脑外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颅脑外伤患者209例。

2、其中年龄3个月~70岁,平均年龄为46岁。男146例,占70%;女性63例,占30%。在209例中车祸伤153例,高处坠落伤21例,摔伤17例,砸伤15例,穿通伤3例。病史最长伤后4d,最短伤后15min。  1.2检查方法  所有病例均由SIEMENS公司生产的BALANCE型CT机进行扫描,常规轴位扫描以听眦线为基线向上连续扫描,10mm层厚,10mm层距;部分患者加扫冠状位;颅底及颞骨局部加扫2mm~5mm薄层。采用骨窗及软组织窗位观察。  2结果膜外血肿69例,占33%,硬膜下血肿63例(其中漏诊1例),占30.1%;硬膜外血肿同时合并硬膜下血肿37例,占17.7%

3、;蛛网膜下腔出血73例(其中2例初次CT检查未能诊断。73例中合并硬膜外血肿或(和)硬膜下血肿及脑挫裂伤52例),占34.9%;脑挫裂伤117例(其中合并前述各型颅内出血者83例),占56%;脑室内出血23例,占11%;单纯或合并脑梗死19例,占9.1%;单纯或合并头皮血肿193例,占92.3%;颅骨骨折133例,占63.6%,其中:颅盖骨及颅底骨骨折89例;颅缝分离7例,眼眶骨折13例,上颌骨骨折11例,鼻骨骨折8例,颧弓骨折5例。颅内积气37例,外周性脑积水31例,鼻副窦内积液7例。  3讨论  3.1硬膜外血肿  位于颅内硬膜外间隙,按发生时间分为急性硬膜外血肿(&l

4、t;72h)、亚急性硬膜外血肿(3d~3周)、慢性硬膜外血肿(>3周)。临床往往有急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CT扫描颅骨内板下此三型血肿各表现为双凸或梭形高密度、等密度或低密度、低或等低混杂密度影,密度大多均匀,边界较清晰,其范围多不跨越颅缝;骨窗像常可发现骨折。血肿有占位效应,邻近脑皮质受压塌陷,中线结构可有移位,脑室脑池受压、变形和移位,占位效应程度与血肿大小相关。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形成系暴力作用于头颅局部时颅内静脉系(如横窦、上矢状窦、板障静脉)出血或硬脑膜表面细小动脉破裂渗血造成,多伴颅骨骨折。有  3.4脑外积水  又称外周性脑积水/积液,系血浆成分大量进入蛛网膜

5、下腔或硬膜下腔形成。常位于单侧或双侧额颞部,但两侧常不对称,单侧多见,积液部位脑沟消失,无基底池和脑室扩大。此硬膜下积液的CT值与脑脊液相似,但多呈略低密度,若行脑池造影或积液腔造影CT扫描,可发现蛛网膜下腔与积液腔不交通。脑外积水发生机制为外伤破坏了血脑屏障,同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成分大量涌向蛛网膜下腔或硬膜下腔,形成局部积液,而且由于血浆成分的参与,渗透压升高,使周围脑组织水份渗入积液腔使之逐渐增大而形成局部积水[5];或是外伤后蛛网膜颗粒受损,对脑脊液的吸收障碍,导致脑外积水。  3.5脑挫裂伤  是直接或间接暴力造成的脑组织器质性损伤;是较为常见,后果严重的颅

6、脑创伤之一。CT表现为不规则形、边界欠清晰的斑片状或斑点状高密度影。常于局部形成血肿;其邻近脑实质内多伴水肿,可出现病侧脑室脑池受压,脑中线向对侧移位。血肿及水肿严重时易诱发脑疝。血肿CT值40Hu~90Hu,占位效应的轻重与血肿的大小、血肿发生的部位及时间的长短有关。脑干出血是脑挫裂伤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脑干损伤多数合并大脑深部弥漫性轴琐损伤,预后多数不佳。高分辨CT可显示脑干小灶出血,还可见到临近脑池变形,并见局部缺血水肿表现为CT值下降。环池、四叠池的受压程度可作为提示脑挫裂伤预后的重要征象[6]。环池结构由轻度受压趋于加重或闭塞是进行手术干预的条件之一。脑挫裂伤形成

7、机制为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于颅脑,产生剪切力,致受力部脑组织和小血管撕裂,局部血脑屏障破坏,血管和组织内有形成分及液体漏出、外渗,继发血肿、水肿和缺血梗死。  3.6外伤性脑梗死  脑干及基底节区脑梗死CT表现为圆形、卵圆形和小斑片状低密度影,边界较模糊;其他脑叶内梗死CT表现为大片状或小斑片状不规则低密度影,灰白质多同时受累。CT值平均在15Hu~25Hu左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