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改编曲《青春舞曲》的音乐技法分析

民歌改编曲《青春舞曲》的音乐技法分析

ID:9588800

大小:5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3

民歌改编曲《青春舞曲》的音乐技法分析_第1页
民歌改编曲《青春舞曲》的音乐技法分析_第2页
民歌改编曲《青春舞曲》的音乐技法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民歌改编曲《青春舞曲》的音乐技法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民歌改编曲《青春舞曲》的音乐技法分析民歌改编曲《青春舞曲》的音乐技法分析胡廷江的《青春舞曲》是在王洛宾所作的维吾尔族风格歌曲《青春舞曲》的基础上改编而成。原作品旋律优美,多采用重复变化再现的创作手法,节奏明朗欢快,而胡廷江则保持了原作品中广为流传的经典旋律,并采用现代作曲技法,以其独特的艺术思维赋予这部作品新生命,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使作品焕然一新。  一、《青春舞曲》的创作取材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居住着维吾尔、汉、乌兹别克、哈萨克等大大小小十三个民族,是多民族聚居地。这里的人们能歌善舞,所以新疆素有歌舞之乡之称。  

2、新疆民歌是新疆地区各民族民歌的统称,其旋律大多采用七声自然调式,也常用五声调式。变化音b7、#1、#2、#4、#5等常被创作于歌曲中,旋律色彩鲜明独特,加上节奏欢快明朗,独具民族特色。因此,很多作曲家选取新疆民间音乐为基本素材,创作出大量独具新疆特色的优秀作品,其中以素有西部歌王之称的王洛宾为杰出代表,他创作的《阿拉木汗》、《掀起你的盖头来》、《大阪城的姑娘》、《玛依拉》等作品堪称经典。  王洛宾的《青春舞曲》采用小调式,新疆风格鲜明,在歌词的编排上采取鱼咬尾的创作手法,保持了旋律的一致性,并采用重复、变化重复、衍化动机的手法,带给人们

3、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并赋予珍惜时光的美好寓意。  胡廷江改编的《青春舞曲》取材于王洛宾先生的同名歌曲《青春舞曲》,再现了原作品中经典旋律,加之自己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使这首新疆民歌更具时尚感。  二、《青春舞曲》的创作分析  1、旋律方面  旋律也称作曲调,是音乐的基本要素,它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若干乐音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它建立在一定的调式和节拍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音高、时值和音量构成的、具有逻辑因素的单声部进行,是音乐的灵魂和基础。  11变化音的使用  王洛宾的《青春舞曲》短小精悍,并没有加入前奏,整首歌曲使用了基本音级,旋

4、律简单欢快。胡廷江在改编该作品时为其增加了前奏,并在前奏中加入大量的变化音级:升四级、升五级以及降七级,使作品更加完本文由.L.收集整理整。  正是这些变化音级的大胆使用,丰富了旋律的色彩性,在保持新疆民歌独特曲风的同时,增添了更多的音乐民族韵味。  另外,前奏出现了主题中别的那样哟,别的那样哟,我的青春小鸟一样飞过来一句的旋律。  改编后的音乐旋律更加舒展悠扬,给人以宽阔辽远的感觉。全曲延续了新疆民歌的创作特点,大量使用了#2、#3、#4、#5等变化音。这些变化音的大量使用,形成了独特的音程关系,使旋律色彩更加鲜明并富于变化,作品旋律

5、呈现出更加浓郁的新疆民歌韵味。  1-2主题花腔旋律的使用  胡廷江的《青春舞曲》与原曲相比较,有异曲同工之处。其主题部分大多保留了原曲的主题旋律,同中取异,胡廷江发挥出自身的创作风格优势,为作品旧貌换新颜,在保留原曲民族风味的同时,将旋律、节奏、速度及调式结构进行编排,在主题旋律尾部加入跳跃感极强、独具华彩性质的花腔旋律。  西洋花腔的创作技法与中国特色民族旋律相融合,使原本单一的曲调旋律因为西洋花腔成分的融入更富时尚感与感染力,既充分的展示出作曲家独特的艺术创作思维,也大大拓展了音乐作品的演唱音域,对演唱者的声乐演唱技巧提出了更高的

6、要求,无疑是一种考验与挑战。  原曲音域最高至#f2,改编后的《青春舞曲》部分音域则拓展至#c3。作品旋律更加高亢明亮,音乐线条更加舒展开阔。  1-3作品中装饰音的使用  装饰音是音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恰当使用可以表明乐音在作品结构形态中的作用,同时也决定了作品音乐风格的不同,在音乐中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新疆民歌常常使用装饰音,像作品《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大阪城的姑娘》等,音乐旋律都具有强烈的流动性,民族韵味浓郁。  胡廷江在《青春舞曲》的前奏部分就开始使用颤音,接下来的主题部分及华彩部分都有大量颤音及倚音的出现。  

7、无论是颤音还是倚音的使用,大胆运用装饰音使作品得旋律更加融入到主题中,新疆民族风情更加浓厚。  2、节奏速度方面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失去了节奏的控制,再优美的旋律也只是一堆毫无意义的音符。节奏与速度的相互配合,直接影响作品想要表达的主题与风格。因此,节奏与速度的相互变化与配合对于塑造音乐形象,体现音乐风格具有重要意义。  王洛宾的《青春舞曲》短小精悍,充满活力,作品并没有出现特殊的速度标记,演唱者可凭自身经验处理作品的演唱速度。而胡廷江所改编的《青春舞曲》在呈示部保留了原曲欢快的节奏风格,到变奏部分时,作者给予明显的速度标记提示,速度

8、明显放慢,旋律变得舒缓,似感叹似倾诉。在接下来的再现主题部分又回到原速度,节奏紧凑,情绪欢快,恢复原曲风貌。  作者通过音乐节奏紧凑与疏散的对比、速度快慢变化的相互结合,呼吁人们珍惜时光的主题更加鲜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