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ID:9595224

大小:4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3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_第1页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_第2页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_第3页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_第4页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章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教 学 目 的1.基础知识方面(1)了解在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2)正确理解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3)掌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战略目标的实现情况。2.思想教育方面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探索新的革命道路历程的回顾,教育学生认清: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是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可靠的正确道路

2、。3.能力培养方面通过思考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培养学生以史为鉴,开拓未来的前瞻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的基本点。(2)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具体内涵。2.教学难点(1)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2)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课 时 分 配约用3节课时间完成教学任务。主要教学内容第四章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第一节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选择和基本内涵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选择1.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

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系统总结建党以来武装斗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革命战争的实践中提出的。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从创建时起就是知道的,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就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大革命时期,尽管共产党对武装斗争已有所认识,在帮助国民党建立国民革命军的同时,自己也掌握了一部分武装力量。但是,党仍然没有认识到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极端重要性。大革命的失败,给了中国共产党一个严峻的考验。

4、血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以后,即开始发动土地革命,开展游击战争,建立红色政权,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典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不仅从实践上开辟了一条在新形势下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深入农村、发动和武装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而且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成为我党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一面光辉旗帜。2.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同“左”、右倾错误作斗争的过程中找到的。  

5、“左”倾盲动主义思想在党内刚刚出现的时候,正是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的时候。毛泽东冷静地分析敌大我小、敌强我弱、革命转入低潮的基本形势,创建了井山根据地。在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统治时期,毛泽东虽然不得不执行中央的决定,但在执行的过程中,抵制了攻打南昌的命令。在反对“左”倾错误的同时,毛泽东对持有右倾悲观思想的人也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和耐心的说服,总结了井冈山根据地和各地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的原因、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1930年5月,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强调为了把中国革

6、命引向胜利,党必须认真地调查研究中国的社会历史情况和现实情况,独立地思考和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号召人们“到斗争中去”,“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3.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所谓集体智慧的结晶,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是以党领导全国各地武装起义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的,即是武装斗争的经验总结。另一方面,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其他领导人也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思考农村工作和城市工作的关系,对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问题发表了一些宝贵的意见。二、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7、的主要内容1.工农武装割据工农武装割据,概括地说,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主要依托的红色政权建设。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斗争形式。没有武装斗争就不能夺取政权。没有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就失去了保卫力量,就不可能有效地进行。同样,没有武装斗争,革命根据地也就不能存在。革命根据地是靠武装来开辟和巩固的。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只有深入进行土地革命,才能动员广大农民支援红军战争,红军本身才能得到发展,革命根据地才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而才

8、能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战略阵地,是革命胜利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没有根据地的建设,土地革命就没有了基地,因而也不可能坚持。同样,没有根据地建设,武装斗争也就失去了依托,就会变为流寇主义而失败。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这三者紧密相联,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工农武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