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初探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初探

ID:9624296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4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初探_第1页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初探_第2页
资源描述: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初探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初探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德育教育是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的事,而数学学科研究的是空间形式及数量间的关系,即几何与代数,讲究数形结合、类比论证等.人们认为,对于数学,  学生能做题,考试得高分就行了,没必要本文由.L.收集整理进行德育教育,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数学教学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更需要进行德育教育,这在《数学教学大纲》中就有体现,尤其是现在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中设置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项,由此可见一斑.下面我谈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体会.  

2、一、充分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主阵地,巧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教学新版九年级数学教材第三十章二次函数时,我提出问题:以前我们学习了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你还记得有哪些内容吗?学生迫不及待地回答,同桌讨论,再进行补充.最后,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学生完整地答出来以后,我紧接着提问:你认为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哪些内容?举手的学生很多,我灵机一动说:可以抢答.赵倚贤同学回答问题一直很积极,上课状态很好,她第一个抢到,但没答全,这时,马志安同学马上起立补充,他俩是一个村子的,我

3、利用了这一点,说:肖杜李村的学生回答了,那马庄、曹庄、大河庄的学生呢?这时,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这节课进行得相当顺利.  数学有高度的、抽象的概念体系.要弄清各种概念间的知识体系,要有一定的辩证思想方法和辩证思维能力作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用辩证法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训练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  二、利用数学史进行德育教育  为完成知识传授,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运用一定的方法、技巧,同时也要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某些定理、公式的教学中,可适当补充发明者及发明过

4、程.我在教学勾股定理一课时,先要求学生按书上的图示操作,并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书籍中最早关于勾股定理的记载: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周髀算经》第一章中,有商高关于勾股形问题与周公的谈话故折矩以为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因此,也有人称勾股定理为商高定理.我国三国时期的数学家赵爽在为《周髀算经》作注时,利用弦图巧妙地给出了勾股定理的证明.中国发明勾股定理的时间要比欧洲早几百年.同时告诉学生此图标曾作为奥林匹克数学大会其中一届的标志.这样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又如,在教学圆时,我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科学家祖冲之.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

5、,约在公元前480年,他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个记录在世界上保持了近千年.通过这些数学史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使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决心.  三、利用教材资源进行德育教育  教材中有的章节后面有读一读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它进行德育教育.比如,七年级数学教材有理数这一章中有这样的描述:中国是世界上认识和使用负数最早的国家,早在两千多年前,《九章算术》中就有了以卖出粮食的数目为正(可收钱)、买入粮食数目为负(要付钱),入仓为正、出仓为负的思想,并明确提出今两算得失

6、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的正负数定义.而在有理数的加减法章节后面的读一读中,又展示如下内容:《九章算术》中提出了加减法,则同名相除,异名相益,正无入负之,负无入正之.意思是:正负数的加法,异号相加绝对值相减,同号相加绝对值相加,零加正得正,零加负得负;正负数的减法,同号相减绝对值相减,异号相减绝对值相加,以零减正得负,以零减负得正.这与现在的有理数加减法法则是一样的.以古代记载为例,有据可查,很有说服力,这使得学生不得不佩服我国古代科学家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力争为祖国作贡献.  四、利用班主任职务之便进行德育教育

7、  在教学中,我利用班主任的便利条件,在每周学校的升旗仪式,要求学生满怀激情地高唱国歌,认真聆听国旗下的演讲;设计班级黑板报时,要求学生抄录一些有利于培养良好品行的名言警句,并留出一角,宣传近期爱护公物、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弘扬正能量;利用班会活动,给学生读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或让学生自己开展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组织辩论赛,学生分成正方、反方,各执一词,激烈地辩论,很好地提高了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在我校开展的《弟子规》践行活动中,我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等等.  学生品德素质的提高要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这不仅符合教学

8、大纲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同时也是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要求.数学教师应努力探索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