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主要教育哲学流派关于师生关系认识的梳理及启示

西方主要教育哲学流派关于师生关系认识的梳理及启示

ID:9631531

大小:5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西方主要教育哲学流派关于师生关系认识的梳理及启示_第1页
西方主要教育哲学流派关于师生关系认识的梳理及启示_第2页
西方主要教育哲学流派关于师生关系认识的梳理及启示_第3页
资源描述:

《西方主要教育哲学流派关于师生关系认识的梳理及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西方主要教育哲学流派关于师生关系认识的梳理及启示西方主要教育哲学流派关于师生关系认识的梳理及启示 一、从中心的争议到多维的思考西方教育哲学流派师生观的发展  (一)教师中心与学生中.L.心的尖锐对立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与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派对于师生观的看法存在着很大分歧。赫尔巴特认为教育者要为儿童的未来着想。[1]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教师重在如何将已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而杜威认为,教育要重视学生个人的价值,要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着想,要考虑受教育者的爱好、愿望和感情倾

2、向等,特别是要重视学生现在生活和生长的需要。[2]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3]从做中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的争鸣  1、进步主义、改造主义教育派的学生中心主张  进步主义教育派继承和发展了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认为应该尊重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因此,教师的职责并不是依靠权威来指挥学生学习,教师只是学习的向导,起了协助的作用。  而自称为进步主义教育真正继承者的改造主义者提出教师不能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理论,对于教师所灌输的知识,是允许学生公开辩论的。学生对教师提出的理论是接受还

3、是拒绝,要由学生自己来决定,但教师可以说服学生。  2、新传统教育派的教师中心主张  新传统教育派重申了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权在教师而不在学生,强调和重视教师的作用,学生必须服从教师的权威。永恒主义者和要素主义者都强调学习系统知识的重要性,前者注重古典的西方文明著作,学习那些具有永恒价值的知识;而后者侧重自然科学方面,更强调纪律,并注重教师的权威,认为只有教师才能把人类的历史遗产、民族文化的共同要素及成年人的世界介绍给儿童。  3、存在主义教育派的主张  存在主义者认为,知识应成为自我的手段,学习的内容应服务于自我设计。学生

4、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要从个人的角度自主地去识别并从中选择认为有意义的知识加以学习。因此,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选择的自由和责任感,促成人的自我完善。  他们即便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也未贬低教师的作用,相反,十分重视教师在维护学生主体性,帮助学生走向自我实现的过程中的作用。实际上,这也是对教师的要求有了提高,教师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  4、人本主义教育派的师生观  从心理学研究角度出发的人本主义派,十分强调人的潜能和价值,认为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是具有各种情感,埋藏着大量潜能的一个尚未臻于完善

5、的人,因此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人尊严和价值,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独立创造性的发挥,促进其人格的自我实现。  其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认为,传统教育最大问题是导致学生认识与情感的分离,作为教育者必须要珍视个人的价值,对己对人都必须忠诚,做到与学生能双方交流感情,这正是罗杰斯教育思想的基础和核心。  (三)从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的对立到多维视角的思考  在人文主义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和学生是作为人相遇在一起并建立起一种人格平等的关系,不是异化的工具或手段。人文主义教育理念下教师要重视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价值

6、,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与交流中给学生以启迪。[4]  后现代主义哲学家提倡视角的多元性,认为对现实世界的解释不能是一元的、单向的,而应该是多元性、多维度的,歧义和多视角的。同理,在审视师生关系时也应该持一种多维度、多视角的思维方式。他们十分提倡对话、沟通,主张消除人我之间的对立,将人看作是一种关系的存在。  二、启示新型师生关系的重构  无论是教师中心还是学生中心的师生观,它们的弊端在实践中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因此,人们也开始不断地寻求建构一个更加合理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双方地位的平等  人人生而平等,在这个社会中

7、,每个参与者都应有发表自己言论的自由,也只有建立在平等、信赖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对话,达成互相的理解。因此,师生在人格上应置于对等的平台,主客体对立的师生关系不打破,真正的对话就不可能实现。而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被动地服从,这种模式并不以师生间的平等关系为基础,教师只是单向地、独白式地讲解,最终泯灭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  因此,新型关系中的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传统的角色。传统观念中的教师是满腹经纶的文化传播者,而学生则是知识的接收者,一定程度上会产生对其在文化知识上的依赖感,这无形之中就会存在师生间的权力不平衡。

8、所以,要扭转这种不平衡的状态,教师则应主动地塑造自己的民主典范形象,注重发扬教学民主。  教师的教学应该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应该是对话式的而不应是独白式的。[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教学方式、教材内容都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与学生的发展相符,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给予学生畅所欲言的途径,让他们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