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与《宋代文学史》研讨会综述

宋代文学与《宋代文学史》研讨会综述

ID:9639536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宋代文学与《宋代文学史》研讨会综述_第1页
宋代文学与《宋代文学史》研讨会综述_第2页
宋代文学与《宋代文学史》研讨会综述_第3页
资源描述:

《宋代文学与《宋代文学史》研讨会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宋代文学与《宋代文学史》研讨会综述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遗产》编辑部、中国韵文学刊编辑部、湖北大学和中南民族学院联合主办的宋代文学研讨会于1998年6月8日至12日在武汉湖北大学召开。会议集中讨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的中国文学通史系列中孙望、常国武主编的《宋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的成就与不足,并对当前宋代文学研究的有关问题展开讨论。  南京师范大学常国武教授首先介绍了《宋代文学史》编撰的过程,并以“平”作为该书的总体评价。所谓“平”,即平稳、平实。具体地说,该书篇幅大,资料丰富,撰稿人多是某一领域的专家,他

2、们对自己所论述的作家有深入的研究,不仅能够提供可信的第一手资料,而且能够提供新的材料、新的观点和新的发现。特别是该书在作家论的基础上增加总论,力求准确描绘出宋代文学发展的轨迹,在文学史的编写体例上有所创新。当然,由于撰稿人多是年龄较大的老辈学者,未能摆脱传统的文学史撰写的模式;另外,总论的撰写没有经过集体讨论,既不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不能统帅其他章节,虽然与具体各章节没有太大的矛盾,但确有不能衔接的部分。  与会专家认为:这部《宋代文学史》是目前最全面、最细致、最系统的断代的宋代文学史,其材料比较丰富翔实,叙述比较准确充分,评价作家作品

3、比较科学全面,总结性地探讨了宋代文学现象和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具体地说,其成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该书充分吸收了近20年来有关宋代文学研究的成果,纠正了以往文学史著作的一些失误。如对西昆体时代的定位,柳开、王禹偁、九僧时代的先后,书中得到了正确的反映;岳飞《满江红》、李清照词论的真伪,在  第二,章节设置有些不太合理,有些章节的内容还可以商榷。如张先在词史上的地位与苏舜钦、梅尧臣在诗史上的地位相当,安排一章是否太重?有的标目也不够明晰,如“苏辙与苏门子弟”一节,容易使人误解,将苏辙视为苏轼的弟子,而且没有提及苏过,显然是一个疏漏。

4、司马光专设一节,其诗词文并无个性及成就,有敷衍成篇,凑足字数之感。戴复古、刘克庄的诗词安排在不同的章节介绍,其他作家全都是在一章论述,体例不统一。周邦彦一章不应置于“北宋后期其他词人”章之后。陈克(1081—1137)、叶梦得(1077—1148)置于北宋,朱敦儒与陈克同年,李光仅比叶梦得小一岁,而置于南宋,陈、叶也应放在南宋一章。另外,作家生平的介绍,过去多是史传的摘录,过于“客观”,未能与作家的个性、思想等有机结合,如《宋代文学史》上册第六章晏殊生平介绍中,谈到寇准罢相时,晏殊两次拒绝拟写诏书,没有说明晏殊拒绝草制的原因是出于正义感

5、还是胆怯,如果能够结合其思想、性格予以说明,将更有利于对作家的了解。  第三,由于此书撰稿人多是词学专家和研究宋诗的专家,宋代诗词的研究较为深入,是其强项,但也存在某些弱项和缺项。宋文、宋代小说、戏曲、是此书相对薄弱的部分。虽然总论和作家论中对宋代散文也有论述,但却没有描绘出宋代散文发展的过程,没有揭示出宋代散文的特点。宋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宋人最不看重的是词,近代以来研究宋词的著作多了,反而使人对宋代文化的全貌看不清楚,此书对宋代散文的研究没有提高,如宋代的四六文,程千帆、吴新雷合著《两宋文学史》有精辟论述,此书没有涉及。研究宋代小说

6、,此书注意了话本,忽略了传奇,宋代传奇虽然未曾突破唐传奇的藩篱,但其数量多,内容丰富,如《太平广记》、《夷坚志》、《青琐高议》这样的著作有必要加以介绍。宋代的笔记比较重要的有700多部,一般文学史著作资料引用较多,其文学成就无人论及,也应有专章介绍。宋代戏曲的介绍也较为简略,有关南戏产生的背景、文体特征、结构方式以及对元杂剧发展的影响,都需要专章加以介绍。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这部《宋代文学史》的完成,真实地反映了近20年来国内宋代文学研究的现状,虽然宋代诗词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有关宋代散文、南戏和文言小说的研究相当薄弱。分析、讨论

7、这部书的成就和不足,对于如何深入开展宋代文学的研究是有很大帮助的,这部书既是20世纪宋代文学研究成果的总结,又是下一世纪宋代文学研究的起点。  与会专家还对文学史著作的撰写发表了意见。在论及文学史的模式时,南京师范大学钟振振教授说,这部《宋代文学史》编撰之初,已故著名学者唐圭璋、孙望先生根据宋代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的方法,建议先做长编,研究每一个作家、流派、先收集资料,进行笺注,编写年谱,汇集评论资料,然后上升为理论研究。文学史侧重线和面的研究,点的研究由相应的作家研究的成果来完成。这一构想,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没有完全付诸实践。现在看

8、来,这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湖北大学王兆鹏教授等认为,从以往文学史的模式来看,多是纪传体的翻版。文学史研究的任务是艺术个性、艺术进步和历史定位,其基本原则是“守正出新”,既要吸收别人的成果,又要有创见,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