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ID:9639873

大小:5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4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_第1页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_第2页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_第3页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文化建.L.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为了掌握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摸清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途径、方式和工作思路,特对松阳县竹源乡的新农村文化工作进行调研。  一、竹源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竹源乡,位于浙江省松阳县中部,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区乡,近年来,在竹源乡党委、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下,竹源乡农村文化事业有了较快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

2、绩。总体来看,文化意识有所增强,基础设施有所改善,文化生活有所体现,民间文化有所弘扬。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文化意识有所增强  乡村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比较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千方百计的争取项目,号召开展民间文化活动,百姓的文化意识随之增强。尽管财政比较困难,文化活动还是有声有色的进行,每年举办排祭活动、乡乡一台戏、农民趣味运动会等,反响很好。  2.文化设施建设加快  2007年至2009年10月,全乡财政共投入10万余元,完善文体基础设施。2009年成功创建了体育强乡,添置健身路径10套,标准篮球场3个,乒乓球桌6

3、张,棋牌室11个,晨练点12个,人均拥有活动面积2平方米。2011年又投入了10万余元进行文化站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乡政府图书室、阅览室、培训室、排练室和信心共享室的建设以及硬件设施(音响、灯光、书柜、阅览桌椅、电脑、相机、摄影机等)的配备;此外,还在6个行政村设立了农家书屋。  3.文化活动较为丰富  乡村农民自娱自乐、自发性的文化活动较活跃,目前,已有秧歌队、篮球队、乒乓球队、锣鼓队、二胡演奏队、舞龙舞狮队等文体健身队伍7支。各类协会、健身队伍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充分调动了农村文艺骨干的积极性,极大调动了群众积极参与科学健身的

4、积极性。  4.民间文化得到弘扬  松阳小竹溪传统的排祭仪式,已成为松阳民间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每年的热闹非凡的小竹溪排祭都会吸引国内外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竹源人采松脂历史久远,自2000年以来全乡有近3600多人外出采脂或办松脂加工厂,在全国十四个省(市)建有大小松脂加工厂100多家,松脂行业成为竹源的一大支柱产业,松香采集技艺被列为县级非遗项目。此外,竹源乡的百日戏也被列为县级非遗项目。通过举办排祭仪式和传授松香采集技艺等方式使得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和技艺得到了发扬。  二、竹源乡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竹源乡新农村文化建设

5、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离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问题不少,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农村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平衡  文化建设不像经济建设那样看得见,摸得着,政绩明显,因此许多乡村干部考虑的更多的还是公路交通、房屋建设、发展经济等方面的工作,如何活跃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则较少被顾及。因此,农村长期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特别是部分村干部,文化水平不高,难以意识到文化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对文化建设也存有畏难情绪,不知道新农村文化建设应该抓什么,如何抓,认为文化建设是费钱费力的事,只在农闲时节应付应

6、付就行。比如农家书屋的建立只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平时开放的少,借书的群体也只是集中在中小学生上。  2.文化建设引领作用不强  许多村干部缺乏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主要原因是村干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工作方法不对路,缺乏相应的组织,以致不能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先进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上大量素质相对较高青壮年外出打工做老板,留守老少病弱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认识不到先进文化的重要性。农忙时节,农民因忙于劳作,几乎没有时间参加文化活动。农闲时节,大部分农民打牌、看电视,个别农民也许会不定期地参加文体队

7、伍的活动。很少有村庄组织农民举行棋类、扑克、乒乓球比赛,或组织农民观看影视剧、科教片等。以致一些村庄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赌博打麻将之风盛行。  3.文化管理体制有待提高  农村文化管理比较薄弱,文化管理体制有待提高。尽管近年来农村的机制与体制有了一定改善,但是对于文化建设,长期以来文化设施、文化工具建设比较简单,一些文体队伍也只是配合县里的活动才开展起来。农村文化工作缺乏长远规划,不少地方仅仅使文化成为农村工作中的摆设。农村文化站、文化室、农家书屋空壳化,缺编、混岗、空岗现象普遍存在。  4.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缺失  近些年来,随着农村原

8、有文化人的老化,新一代农村劳动力又大量地转移,留在农村有文体特长的人才十分缺乏,绝大部分村没有吹、拉、弹、唱和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也没有专业的文艺辅导人才。从而导致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缺失、老化,青黄不接且后继乏力。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