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手法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

针刺配合手法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

ID:9644826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针刺配合手法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_第1页
针刺配合手法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_第2页
针刺配合手法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针刺配合手法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针刺配合手法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手法与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3例随机分为针刺手法组33例、药物组30例。针刺手法组采用常规针刺加手法推拿;中药组口服三苯氧胺。[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针刺手法组总有效率为97.0%,药物组总有效率为83.3%,针刺手法组疗效优于药物组(P<0.05)。针刺手法组乳房疼痛改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手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肯定。【关键词】纤维囊性病;乳腺;乳腺疾病;针刺疗法;手法疗法乳腺增生病为最常见的乳房疾病,约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5%,是一种既非

2、炎症,也非肿瘤的增生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25~50岁多见,属中医学“乳癖”范畴。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63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均来自本院针灸推拿科门诊及乳腺专科门诊,全部为女性,采用随机分为针刺手法组和药物组。针刺手法组33例,年龄20~45岁,病程6~51个月,病情总积分24~63分;乳房疼痛积分6~30分;药物组30例,年龄22~45岁,病程10~49个月,病情总积分30~57分,乳房疼痛积分6~30分。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病情总积分及乳房疼痛积分经两样本t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根据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

3、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乳腺增生病诊断及疗效评价参考标准》[1]制定诊断标准。  2治疗方法  治疗组针刺主穴:乳房肿块、灵墟、神封、步廊、期门、膻中。配穴:气海、关元、太溪、三阴交、太冲。手法穴取风池、肩井、合谷、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先针刺后手法治疗。具体为:患者取仰卧位,以肿块为中心,离肿块边界1cm处作圆周,用75%酒精棉球消毒后,用0.3mm×40mm毫针,每隔1寸左右,针尖指向圆心,与表皮成45度角斜刺,将病灶处围住。灵墟、神封、步廊、期门均向乳房方向平刺25~40mm,膻中穴针尖向下平刺25~40mm;太溪直刺15mm,三阴交直刺40mm,太冲向足心斜刺

4、25mm;气海、关元直刺25mm。针刺上述均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后,徐徐取针。取针后进行手法治疗。具体为:患者取正坐位,医者先按揉其风池,再沿颈椎向下到大椎两侧,往返按揉数10次,然后拿风池、肩井、合谷。时间约5min。接着背部操作:患者正坐位,用一指禅推法沿背部膀胱经往返治疗,重点在肝俞、脾俞、胃俞、肾俞。时间约7min。再按揉上述穴位,以病人感觉痠胀为度,时间约3min。以上针刺配合手法结合治疗,隔日1次,月经期停止治疗。1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对照组(药物组)口服三苯氧胺,每次10mg,2次/d,月经期停药。  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连续治

5、疗3个月月经周期后停止治疗,随访3个月,治疗期间停用其它方法。  3疗效观察  3.1观察方法(1)评定2组治疗前后病情总积分,计算改善率,比较两组的疗效。(2)评定2组治疗前后乳房疼痛积分,计算乳房疼痛改善分,比较2组乳房疼痛的改善程度。  3.2疗效评价标准根据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乳腺增生病诊断及疗效评价参考标准》[1]。  3.3统计学处理均数比较在SPSS11.5软件下行t检验,疗效比较在ConciseStatistics10.1软件下行Ridit分析。  3.4治疗结果表1示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两组的疗效经Ridit分析,u=2.20,P<

6、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针刺组的疗效优于药物组(见表1)。两组患者乳房疼痛改善程度比较,针刺组治疗前后积分比较,t=13.45,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针刺手法组乳房疼痛较前改善;药物组治疗前后乳房疼痛积分比较,t=9.87,P<0.01,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药物组乳房疼痛较前改善;两组治疗前后乳房疼痛积分差比较,t=5.51,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针刺手法组的乳房疼痛改善程度优于药物组(见表2)。  表1两组乳腺增生病患者疗效比较(略)  表2两组乳腺增生病患者乳房疼痛改善程度比较(略)  与治疗前比较,1)P<0.01;与药物组比较,2

7、)P<0.01  4讨论  乳房位于前胸壁,周围经络纵横,腧穴密布。根据腑脏经络学说,乳腺增生病的发生与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及冲任二脉关系最为密切。总之,冲任失调为乳癖发病之本,肝气郁结,痰癡血瘀为发病之标。气机失调为乳癖病机中的中心环节。阿是穴是机体疾病状况下出现的特殊反应点,选取乳房局部肿块进行围刺,可起到疏通乳房病变处的经络气血的作用。气海、关元位于任脉,可以调理本经气血,起到调节冲任二脉的功能;膻中为气之会穴,是治疗气病的要穴;灵墟、神封、步廊皆为足少阴肾经之穴位,可以开胸降气,疏通局部及肾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