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光疗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护理体会

ID:9648061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4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护理体会_第1页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护理体会_第2页
资源描述: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生儿黄疸光疗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黄疸是指在新生儿时期由于体内胆红素累积引起皮肤或其他器官的黄染。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多于生后2~3天出现,一般无任何症状,也可有轻度嗜睡或纳差。黄疸生后4~5天为高峰,7~14天消退。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于生后3~5天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慢,可延长到2~4周。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中,男58例,女42例。发生黄疸时间最短3h,最长27天,“ABO”溶血症3例,新生儿肝炎综合征1例,新生儿败血症1例,红细胞G-6PD酶缺陷症8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12例,头

2、皮巨大血肿4例,其余71例均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1.2光疗前的准备箱内湿化器加水至2/3满,上方灯管与玻璃板之间的距离以45cm左右为宜,增加光疗源的强度。将光疗箱温度加热到30~32℃或根据胎儿大小及胎龄大小把箱温调到所需温度(中性温度),相对湿度55%~65%。照射前给患儿洗澡,禁忌在皮肤上涂油类或粉类,否则将降低光疗效果,增加光热的吸收,使皮肤产生灼红。给患儿穿纸尿裤遮挡会阴,用一次性眼罩遮盖眼睛,防止视网膜损伤。  1.3宣教由于对新生儿黄疸缺乏正确的认识,许多患儿家属认为新生儿皮肤黄染是正常的,不需要治疗,过几天自然会好。而且因独生子女的特殊性,关心患儿疾病的除

3、了患儿的父母,还有患儿父母双方的亲属和家人,往往意见不统一,再加上对光照疗法缺乏认识,个别患儿的家长有焦虑情绪,甚至拒绝光照疗法。因此,应坚持以患儿为中心,由主管护士对患儿家属新生儿黄疸的知识宣教,讲解发病的原因、光疗的基本概念、光疗的作用及相关事宜,以解除患儿家长的顾虑,赢得其信任,使患儿尽早接受光照治疗。  1.4光疗后的护理光疗结束后应再次洗澡或温水擦浴,并检查全身有无破皮及炎症,继续观察皮肤黄疸有无反跳现象。蓝光治疗时喂养会有一定困难,告诉患儿母亲及其他家属,喂养时应密切观察呕吐腹泻情况,防止误吸。注意患儿皮肤护理,及时更换尿布,预防尿布疹和臀红的出现。停用蓝光箱后,做

4、好终末消毒,箱内、外用84消毒液擦拭;在登记本上记录光疗结束时间。  2结果    所有患儿采用温箱加单面蓝光治疗48~72h,住院时间2~5d。2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效果不佳放弃治疗,2例血胆红素值在照射24h后恢复至正常范围,20例照射48h恢复至正常范围,其余72h后恢复正常范围。    3护理体会    3.1严密监测体温、箱温、室温光照治疗中的患儿体温要控制在36.5-37℃的中性温度,每2小时测量体温1次,根据患儿体温调节箱温。为了保持恒定的体温、箱温、室温湿度,光照治疗最好处于空调房间中进行,冬天要特别注意保暖,夏天则要防止过热。  3.2护理时应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5、,防止皮肤破损感染光疗的同时按摩患儿头部、背部,或手部皮肤抚触,使减少哭闹,有利于其生长发育。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如有脓性分泌物时,先用0.3%的过氧化氢擦拭后,再用0.5%碘伏擦拭。有眼部分泌物时,可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眼部分泌物及其周围皮肤,每日2次,预防眼结膜炎发生。尽早开奶和增加哺乳次数可增加患儿肠蠕动,减少胆红素的吸收,促进早产儿的吞咽以及胃肠蠕动功能,必要时口服妈咪爱1/2支,每日两次。  3.3预防呕吐防止窒息,光照治疗下的患儿易哭吵及手足舞动,加上新生儿胃的解剖位置关系,易造成新生儿呕吐。再之,新生儿反射能力差,呕吐时的胃内容物易呛入气管,引起新生儿窒息。因此要采取

6、防止新生儿呕吐引起窒息的护理措施。喂患儿进食时采取45°角,喂食的速度不能太快,进食后30min内给予头部稍抬高,如患儿在哭吵中,因吸入过多的空气而暂不喂食,否则容易引起呕吐。患儿哭吵烦躁时,护理人员应给予皮肤抚触,尽量使其安静后才喂食,以达到防止呕吐的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