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功夫熊猫》引起的文化思考

由《功夫熊猫》引起的文化思考

ID:9663961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5

由《功夫熊猫》引起的文化思考_第1页
由《功夫熊猫》引起的文化思考_第2页
由《功夫熊猫》引起的文化思考_第3页
由《功夫熊猫》引起的文化思考_第4页
由《功夫熊猫》引起的文化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由《功夫熊猫》引起的文化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由《功夫熊猫》引起的文化思考 [摘要]动画片《功夫熊猫》是近年来好莱坞拍摄的中国题材电影中一部令人信服的佳作,它不仅取得了当年票房的成功,也引起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思考。时值《功夫熊猫2》即将上映之际,本文将回顾这部作品所引发的关于文化的争论,并就文化掠夺和文化冲突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笔者认为要复兴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有开放的胸怀,吸收新的理念和思维,丰富传统文化的内容,并主动输出本国文化,使之在国际舞台上焕发新的活力。  [关键词]《功夫熊猫》;文化;好莱坞    2011年6月全球动画界的一大盛事就是皮克斯公司出品的《汽车总动员2》和与同年5月末

2、梦工厂出品的《功夫熊猫2》之间的巅峰对决。二者都是3D动画,又都由大公司制作,因此其精彩程度很值得期待。皮克斯是继迪斯尼之后对动画电影影响最深远的公司,它出品的动画片曾多次荣获奥斯卡大奖,而梦工厂成立于上世纪末,虽然也曾制作出如怪物斯莱克及马达加斯加等脍炙人口的动画,但是其中出彩的作品并不如皮克斯的多。许多动画迷仍然清楚地记得1998年皮克斯的《虫虫危机》在票房上把梦工厂的《蚁哥正传》打得惨败,尽管其中不少人都认为实际上后者的故事更有深度。实际上,对很多人来说这场对决并没有什么悬念,因为两个公司并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如果把皮克斯公司的动画作品比作精致的

3、法式大餐的话,那么梦工厂的动画就像风格多样的甜品气势小些但回味无穷。然而,本来没有什么悬念的PK能吸引众多看客的原因在于2008年《功夫熊猫1》的巨大成功,它带给梦工厂的不仅仅是高达6.3亿的票房,更重要的是与动画界的老大迪斯尼公司几年前制作的不伦不类的《花木兰》相比,它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貌,体现了动画独立制作的优势没有好莱坞大片千篇一律的桥段让观众们觉得亲切不少。  梦工厂为制作这部片子下了不少工夫,据说该片筹划耗费8年时间,制作周期长达5年,台前幕后工作人员多达448人。两位导演都是香港功夫片迷,影片中的很多桥段,如抢包子、掌劲灭烛、五形拳、

4、飞檐走壁、夜练太极等都参考了成龙、李连杰及李小龙的功夫电影。情节设置方面如徒弟叛变、入门受欺、参悟功夫真谛等也都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港片如出一辙,片中人物的一招一式都有模有样,很难想象动作指导鲁道夫居然是位从未练过中国功夫的门外汉。此外,影片以传统的中国水墨山水为背景,建筑及服装都充满中国元素,更难能可贵的是影片乐效由配乐大师汉斯•基末亲自操刀,用笛子、二胡等传统乐器演奏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史诗弦乐。影片还通过乌龟大师及浣熊师傅之口宣扬天人合一、天我之道、太极等东方智者哲学以及儒家学派所提倡的忠、孝、礼、仪、仁。与之前好莱坞影片中华人狡诈、邪

5、恶的负面形象相比,片中主人公熊猫阿宝憨态可掬,勇敢智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中国影迷观影后的体会是复杂的。他们一方面为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而自豪,另一方面又为自家宝贝在外人手里熠熠发光而惴惴不安。一种人坚决抵制该片,认为这是好莱坞掠夺中国文化精髓为其所用来赚中国人的钱,担心自己没有发扬光大的文化遗产被人抢走。另一种人认为该片是中国经济腾飞,国力昌盛的表现,连只把西方文化当做文明社会产物的好莱坞都拍出这样的片子来向中国人致意,还有什么比这更有说服力呢?  是文化掠夺还是文化传播  第一种人的观点是典型的大国小民式思维。诚然,一

6、定程度上的自省和防范意识能帮助我们知耻而后勇,珍视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并将其发扬光大,但是若从人类文化发展的角度考虑,这种思维方式是不可取的。首先,我们要对文化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学界一直以来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其一认为不同的文化是相互区别的实体,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若其生存环境或组成它的重要成分发生大的改变,就会导致其消亡。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不同文化间的界限是模糊的,不断变化的,而文化间不同程度的同化和占有的现象是普遍的,并且这种现象也会发生在一种文化的内部。[1]  比较起来,第二种观点更合理一些,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例:汉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

7、,它形成于秦汉时期,随着诸侯国的消亡和国家的统一,各地文化逐步趋同,秦王嬴政焚书坑儒的举动虽然极端,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种统一。而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唐朝在统一开放的前提下兼收并蓄,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为己用,创造了盛极一时的盛唐文化。因此可以说:每一种民族文化在长久的历史进程中一方面通过自身的创新而变革,另一方面还不断地吸收外来的文化。因此每一种文化都是多种文化的混合产物。[2]虽然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很大差异,中华文明属于伦理型、内向型和家族本位型文明,而西方文明属于法理型、外向型和个人本位型;然而差异的结果并不仅仅只有冲突,两种文明有很强的互补

8、性。面对当今全球化的世界,要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就需要改变以往过于保守的理念,主动输出自己的文化,扩大中华文明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