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ID:9672689

大小:4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5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观察组60例,用中药加三苯氧胺治疗,对照组80例,单用三苯氧胺治疗,进行临床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显著。【关键词】乳腺增生病三苯氧胺中西医结合疗法乳腺增生病是由于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雌激素水平过高,作用于乳腺组织致其增生和复旧不全,以乳腺疼痛和乳腺肿块为主要特征。至今国内外尚无特效药治疗。本组采用三苯氧胺与自拟中药方联合治疗乳腺增生病6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资料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1999年至200

2、7年广东省惠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增生病140例,均为门诊女性患者,年龄19~56岁,平均37.5岁。病程4~5年。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80例,其中发病单侧分别22例、31例,双侧38例、49例,局灶型24例、39例,弥漫型36例、41例。1.2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乳腺增生病的诊断标准[1]:(1)单侧或双侧乳腺出现疼痛,多数具有周期性,发作与月经周期有关,月经前几天疼痛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2)体检发现一侧或双侧乳腺腺体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肿块呈颗粒状,大小不一,质韧而不硬,增厚区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分界不清;(3)本病病程较长,发展缓慢,好发于中年妇女;(4)少数患者可

3、合并有乳头溢液,为浆液性或浆血性,如有上述两条以上者,可确认为本病。1.3治疗方法1.3.1治疗组中医治疗: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调摄冲任为治法。选用自拟中药方,组方:柴胡15g,当归15g,白芍15g,茯苓20g,白术15g,薄荷15g,香附12g,乳香(制)10g,没药(制)10g,生姜15g,甘草6g。每日1剂,2个月为1个疗程,重症连用2~3个疗程。西药治疗:三苯氧胺10mg每天2次口服,2个月为1个疗程。1.3.2对照组仅用三苯氧胺口服,10mg每天2次,2个月为1个疗程。2结果2.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治愈:疼痛及肿块均消失,乳头

4、无溢液且维持6个月者。部分治愈:疼痛消失,增厚的肿块软化并散开,肿块缩小>50%。显效:局部有疼痛,肿块缩小在25%~50%间。有效:疼痛明显缓解,肿块变软,缩小<25%。无效:疼痛无缓解,肿块大小、质地无改变。2.2治疗结果治疗效果见表1。表1治疗效果比较3讨论3.1乳腺增生病目前无特效药治疗三苯氧胺主要作用机制是竞争雌激素受体,从而减少或阻断雌激素对乳腺组织的作用,避免乳腺腺体和腺导管的进一步增生、硬化。长期服药,不良反应大,易导致卵巢功能失调,一般用于早期疼痛较重的病例。3.2乳腺增生属中医乳癖范畴多由于思虑伤脾,郁怒伤肝,以致冲任失调,气滞血瘀、痰凝而成。以疏肝解郁,活血化

5、瘀,软坚散结,调摄冲任为治法。自拟中药方主要功效:方中柴胡、当归、白芍、薄荷、香附疏散肝郁,调经止痛;乳香、没药活血行气散结止痛;白术、茯苓补气健脾;甘草调和作用。3.3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可缩短三苯氧胺的服用时间,减轻其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二者联合应用,具有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小、疗效快、易为患者接受等优点。【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